一直以来,我都想为自己的大一学习生涯做个总结,却一直没有动笔写。
上学期刚考完试,终于有充足的时间来写文章了。写总结这一念头也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为此也动笔写了一点。
当时的题目叫《大学教会了我什么》,然而,我写了不到500字就写不下去了。于是,索性就先搁在那里,之后再也没有理会过了。
今天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又冒出了这一念头,而后想起那篇半途而废的文章,不禁觉得羞愧。
我总是这样,文章写不下去的时候,常常会搁在一边,在灵感没有来临之前,永远都不会去碰它。
大抵是吧,宁愿慢一点,等久一点,也不愿就那样敷衍了事。因为我要对自己写的每一篇文章负责,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文章的质量。
——前言
之前,我一直都在思考,大学教会了我什么,但冥思苦想,却总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得不到答案了。
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出发点错了,之后一切的一切,都注定是错的。即便再怎么努力地寻求答案,都是徒劳的。
并不是“大学教会了我什么”,而是“在大学,我学会了什么”。
大学并不同于高中,高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高考,而高考,看的就是分数。
对于许多人来说,以考高分为主的学习,到最后学到了多少,真正理解了多少,其实并不重要。
但到了大学,一切都变了。
当然,成绩很重要,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比成绩重要的是,我们最终学到了什么。
而这些我们学到的东西,终归有一天是要被应用到工作中去的。
同时,学习不再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着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很多问题。这时,我们不能再像高中一样一味地去寻求别人帮助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如果问题实在棘手,一个人解决不了,再去寻求帮助也不迟。
在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思维逻辑不能再单一化和片面化了,要学着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层次刨析问题。
大学不同于高中,很多时候都是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作业。
个人作业还好,小组作业最容易出现敷衍了事或偷懒的状况了。
用“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形容这一状况一点都不为过。
但不论是个人作业,还是小组作业,都要用心去完成,不能敷衍,更不能偷懒。
因为我们最终都会明白,这看似毫无任何意义可言的作业,是我们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是学生,社会阅历浅,如果连作业都懒得去写,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呀!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可能最初的我们觉得有些作业太幼稚,或者太浅了,看不上。但有深度有意义的作业我们一时又做不了,因为能力不够。
好高骛远,却又怀才不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终于看清了自己几斤几两,也终于学会了沉稳,学会了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学习。
以前是为了实现大学梦而努力地学习,现在是为了未来而努力。
大学藏龙卧虎,能力超群的人多的数不过来。在这种高手如云的环境里,自己不给自己找点压力,自己不努力,淘汰是迟早的事。
优胜劣汰不必等到步入社会的那一天都已经开始了,那么,等到步入社会的那一天,现实会更加的残酷,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残酷。
渐渐地,我们不再固步自封,不再夜郎自大了,我们开始虚心地向周围的人请教,向他们学习,一点一点地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
高中时总是羡慕那些优秀的学生,等到上了大学之后,羡慕多多少少还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我们的觉悟。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大抵就是如此吧!以前安老师给我说过这句古语,当时并不是很明白,却佯装自己懂得。直至现在,我才是真正地理解这句话了。
不怕不懂,就怕不懂装懂。在高中可以自欺欺人,但到了大学,如果还是和以前一样狂妄自大的话,到最后什么都不会得到,有时候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的事,很少有人去做的。
说到“退而结网”,就不得不提务实了。
在实训课或者课外实践活动上,挑三拣四的人最终什么都学不到的。
在实践之前,是需要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的。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看似没有意义,实则意义重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自己不懂的专业术语,也可能会涉及到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或行业。这时,收集资料的难度就大了。有时候翻阅好几本这一领域的书籍,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的资料。
但等你用心地收集和整理完这些资料之后,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间,你学到了很多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你之前根本就不愿去触碰的,甚至是厌恶的。
但会有这么一天,你会发现,所有你收集和整理过的资料,总有会用到的那么一天。当周围的人对某个问题束手无策时,而你却轻易地用自己学到的那些知识,着手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这时,说不出的自豪和欣喜不由得就涌上了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