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昳哲:
展信佳,见信如晤!
本来有好多话要写给你的,可是,当我真得决定开始写时,却发现,头脑中一片空白。
于是,这封信一拖再拖,直到拖到了现在,我还是不知道该给你写些什么。
该怎么解释呢?我这几日真得是“江郎才尽”了,博客也停滞了很久,小说也好久没有更新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突然感到无尽的恐慌向我袭来,让我无处可躲,生生接下了上苍“送”给我的这份特殊的礼物。
我想,这种莫名的恐慌你大抵也经历过吧。若一定要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恐慌,我想,就借用你说的那句话来解释吧。你说,忙得时候感觉很充实,一旦闲下来,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不止是你我,许多大学生同我们一样,必定也要经历这段“恐慌”的岁月,然后渐渐地去适应,让自己忙起来……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你曾说过的一句话。你说,大学比高中都忙。
是的,的确很“忙”,那么,都在“忙”些什么呢?“忙”于应付那些学长学姐们打着学院的旗号实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组织的活动,“忙”于应付那些不想依附又不得不依附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忙”于应付老师布置的枯燥无味的作业,“忙”于在学校、图书馆、饭堂以及宿舍这四点一线之间奔波……
而最后,我们能够留给自己的空闲时间和私人空间还剩下多少呢?恐怕已经没有了吧。
……
我不自觉地想起了高中所发生的种种,竟然忍不住又红了眼眶。
回忆本该是没有味道的,可是为什么我却尝出了一点酸甜的味道,中间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零星的苦涩味呢?
回忆许是一盏茶,最初是香甜的,越到最后,越是苦涩,苦涩中还有点点发酵后的酸味。
这其间,人与人之间会历经从最初的相遇到最后的别离这样一个命中注定应有的浩劫,于是,缘分越发地浅了,直至最后的紫陌殊途……
天涯海角,各自安好。或许,这就是青春最好的结局吧。
那么,我们的相遇,不,或许说,我遇见你。因为相遇是两个人的遇见,而遇见只是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罢了。
我第一次遇见你,应该是在高二下半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吧,我们在同一个考场考试。
我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就记住了你,也许是因为每次考试的时候,前两个考场总是那么一些你早已熟悉的面孔,除了位置在不停地变动外,其他的好像很少在变动。在这次考试中突然来了一个自己根本就不认识且从来都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过的人,能不惊讶吗?
第二天考试你没来,监考员还问其他同学你是不是缺考了。我当时也很好奇,就问一旁的同班同学,你见过他没?她摇头表示自己也没见过你。说,也许他是从重点班上来的。
好吧,我承认,其实我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还称你为逆袭的“黑马”。后来才知道,你是我们隔壁班的。
我有点哭笑不得,我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整整一年,我见过隔壁班也就是你们班的大多数同学,就是没见过你。
也许有过擦肩而过的缘分吧,只是,我从来没有注意过罢了。也许,真得是没有见过你。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般奇怪。明明只是“咫尺”,却从来没有遇见过,反而遇见的,大都是“天涯”……
后来你告诉我,高一时就认识我了。我想了想,大抵是那时太张扬了吧。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挺可笑的,不就是一个文学社社长吗,有什么好炫耀的呀。
我可以说,我真得没炫耀吗?
上一届社长布置的任务,不得不去完成。谁都不愿意像个“泼妇”一样不停得去催稿,搞得那些社员班级里的同学每次见了我都会朝班里大喊,那个谁谁谁,你们社长又来找你要文章来了。即便有时候只是路过有的班级,他们也会那样做,所以后来每次经过那些班级时都是一路小跑过去的。
虽不是刻意地“炫耀”,但终究还是太过张扬了。而今长大了,早已没有了张扬的资格了,即便有,也没有那份想要张扬的心思了。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从最初的张扬到后来的淡然,从最初的幼稚渐渐走向成熟,直到最后,我们连追忆青春都成了一种奢望。
那种急切,就像高三时期待着放假一样,只是,那时还有盼头,而长大后,那种急切的期许,也只能是可能性几乎为零的奢望了。
这大抵是岁月给我们最温柔也是最残忍的成人礼吧。
……
18岁,正青春。我想,你一定会有很多很多想要完成的梦想呢。所以,不论过去如何,也不要畏惧不可知的明天,活在当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