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题

(2017-10-01 10:16:24)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SpM4yzy7eF8UPs8Aac


       新采1702班班委竞选的前一晚,我一直再犹豫,自己到底该不该竞选学习委员呢?
       一来,我在班级里就是个小透明,没有什么人际关系。虽然这个理由之于我很牵强,也特别扭。
       二来,我并没有什么比他人出众的地方。虽说写的文章有一部分人认可,但是,这里,比我优秀的人多的是,我算什么。
       三来,我厌倦人与人之间之于利益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较量。
       却没有想到,第二天,一切如我所想……
       一大早就听到有人说什么“拉票”,“内定”,“有内幕”,“水很深”……说不清,道不明,大家却都心知肚明。
      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知道并应用了这些只有官场商界才用到的词组。
      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梦想变得不再纯粹,它开始掺杂了许多我们曾经很讨厌的成分进来。甚至功利化,庸俗化。
       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了自己曾经很讨厌的模样。宁愿刻意去迎合大众,也不愿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是什么时候开始……

       我安静且沉默地坐在角落里的第二排听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搬出自己18岁以前所谓的漂亮的“履历”。
     我们大多数人太过急功近利了。我们以为这样做就是出众,以为这样做就能为自己争取得到那不可多得的机会。
      可是,你错了。
      虽说机会都是自己争取得到的,但许多人都会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谎言总有被拆穿的那一天,还有,做事不能太过急功近利。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何况是人呢?
      这里每一个人都不清楚你的过去,你说出的,只是你过去的冰山一角。是好是坏,都取决于你。你说好,那就是好,你说坏,那就是坏。
     我们不曾了解,也不愿去了解。时光会见证一切。
     做事急功近利,是大忌。我深有体会。
     我高一时竞选文学社社长时很想证明自己,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的演讲稿。我当时以为文学社社长非我莫属。
     可是最后的结果是我没有选上。
     后来2016届社长告诉我,做人,需要做到“三不”___不争不显不露。你本来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却因为太过急功近利而让人生厌,错过了这个大好时机。  
      不仅是她告诉我这些,家人也常常告诫我这些。
      后来,做什么事,我都要告诉自己,不许显摆,不许耍小聪明,更不要自以为是。
     于是,书看多了,心也随之静了不少。我很少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了。不久前校委会宣传部竞选时有点急功近利了,回到寝室后我狠狠地骂了自己一顿。
      我终于敢面对这个不够优秀,不够完美的自己了。我终于肯坦诚地与另一个生活在地狱的自己朝夕相处,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什么而刻意的去包装自己……
      
       我再也听不下去了,于是,我选择了竞选。
      我第一句话就是,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潜台词就是,我不是来参加竞选的。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勇气才能站起来说出那些话来,虽然我知道许多人听了之后都会很讨厌我,甚至觉得我做作,或许,他们内心还会有那么一点害怕,因为我说出了他们许多人内心深处隐藏的黑暗。但是,我还是站起来说出了自己隐忍了好久的话。
       我说,“君子因誉而疏,因诤而友”,请不要掺杂太多利益。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与他们的距离只能是越来越远,到最后可能只剩下了你一个人。
       我说新闻采编与制作这个专业,未来的职业就是作家,编辑,记者,自媒体,宣传专干等等。我们需要的,是拥有平淡如水的心性,以及有一颗悲悯的心。
      于是我讲了柴静在《看见》一书中的一个故事。
      许多记者收了煤矿老板的钱,选择隐匿事实。后来有记者去寻找事实真相,当他看到那些面目全非的煤矿工人时,他说,如果他们看到这些尸首,他们一定不会这么做。这些都是人命啊!
     大概就是这意思,时间久了,我也忘了他的原话。
     如今,我们在蝇头小利面前都这样急功近利,拉帮结派,未来若有一天真得当了记者,在大的利益面前,我们是否还能守住那份初心?
     我同时也讲了而今大多数网络作家为了赚取人气,为了当白金作家,不惜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选择写合乎大众口味的小说来,很少有人愿意沉寂下来写不瘟不火却高质量的小说来。
       这也是为什么外国每年的作家榜都在不断地变化,而中国作家榜上永远都是那么几个人。
     许多人都说郭敬明变了,是的,他在没有被认可前,努力地写文,在成功后,用无尽奢华的物质来填充过去对贫穷的恐惧以及对他人曾经的嘲讽的反击。
     
     为什么?
     到底是这个世界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保持一颗童心,即便在污秽中,也可以洁身自好呢?
     我们为什么要工于心计,为什么不可以单纯一点?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掺杂这么多的利益,为什么我们的往来不可以淡之若水呢?
     我们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害怕被孤立,害怕被说成“道德婊”,害怕不合群……
     我们不怕的,永远都是,以为会有人陪我们一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却忘了,树倒猕猴散,人性中的贪婪与自私是共存的。
     
     我该说些什么?我说了之后会有人懂得吗?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无病呻吟”,我却甘之如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灯火阑珊处
后一篇:相思入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