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2020-12-18 08:49:30)
标签:

杂谈

宋词最初继承晚唐五代婉约绮丽的词风发展。二晏是其代表作家。由于北宋封建文化的高涨,和文人政冶地位的提高,部分有识文人也在探索赏试。

然而新的时代契机也在缓慢地推动词风的转变。部分怀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不愿沿着五代余风的道路前进,范仲淹、欧阳修等少数作家巳在部分词里表現了新的风格,他们较早地为宋词开辟了新的意境。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大中祥符(1015)进士。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为陕西四路宣抚使。有《范文政公诗余》一卷。他是怀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他并不以词知名,流传的词也只有寥寥几首,但大都即景抒情,在任陕西四路宣抚使,负责西北边防,使西夏的敌人不敢来犯。被称为“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他少年时就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后来又把它写在《岳阳楼记》中,至今为人传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这位立志高远,又身负一方安危的统帅,继承了唐边塞诗人的胸怀,写下了这首描写边塞风光的《渔家傲》。一反婉约之风,即景抒情,气象已自不同。这首词其实在当时就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魏泰《东轩笔录》便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按,欧阳修)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按,欧阳修溢号)亦作《渔家傲》一词以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报,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顾谓王曰:“此真元帅之事也。”

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其实很难说。欧阳修这首《渔家傲》不见于他现存的词集中,可欧阳修自己就写了不少內容并不那么昂杨奋发的词,怎么去讥讽范仲淹,并且还有变同他唱对台戏呢?所以魏泰的记述颇难使人入信。不过也确实反映了某些人的看法,以为不应写得如此衰飒,尤其是身为主帅的人。

范仲淹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性,和守边将士强烈责任感。整首词围绕一个秋字。纵横上下地描绘了一幅严凝萧索的图景。战士们不是战斗,而是长期戌守,生活平板枯躁,环景萧瑟荒凉,然而守卫边防的责任却十分沉重。作为主帅的范仲淹,看出了将士复杂的心情,在他的笔下也就恰好地反映了这种复杂。更上承唐人的边塞诗,为宋词开拓了新的领域。

象下面这首《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词上片所描秋色,下片所抒发的乡愁,是向来词家所重复的内容,却依然能给人比较新鲜的感受。由于作者胸襟开阔和感情的真挚,可以直书可见,直写所感,而不象有些婉派词家的扭捏作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庐陵(江西吉安)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后,在西崑派文人、西京留守钱惟演的幕府里,开始和尹沫、梅尧臣等互相师友,唱和诗歌一并提倡古文,逐渐成为著名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他一生做过朝廷和地方许多官职,也是北宋中叶重要的政冶人物。

欧阳修在政治上和范仲淹等对保守派的斗爭。和他在文学上提倡诗文革新对西崑派的斗爭,是互相呼应的。他与范仲淹对宋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意境。

欧词收在《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中的有二百多首,是当时写词较多的作家。

欧词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作品,是表现男女情爱、离别相思、歌舞宴乐、流连光景之类内容的,所用词调也以小令为主,深受南唐词的影响。但在表现这类传统题材时,比南唐词有较大进步。欧阳修写妇女生活,涉及面较广。在他的笔下,既有“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南歌子》,的痴戆多情的少女,也有“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的供人取乐而内心极其痛苦的歌女,还有“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踏莎行)的弃妇,涉及面比前人宽。他写男女相爱。热烈歌颂爱情的永恒,如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莫言多情为多病,此身甘向情中老”(踏莎行)。极其大胆挚烈。……。他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如《生查子》“去年元月时、”《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与南唐词代表作者冯延已词相比,艺术风格上有所承继和发展。以极负盛名的《踏莎行》为例: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风,行人更在春山外。

此词写别离愁,上半阕以春水喻离愁。下半阕为行人想象亲人思念之甚。联想到闺中人的登高怀远,。借春景之美好衬托离愁,设想奇丽,语近意深。冯词写男女想思,偏重人物心理活动刻画。欧词继承了这一特点,但在艺术表現上,则更为真挚亲切,深沉委婉。在情、愁的刻画上。尤见功力。这类词作。以后对秦观、李清照等人有很大影响。

另外四分之一的欧词。則在词的题材方面作了有益的开拓。以词咏史、咏物。写都市生活、时令节俗,在前代文人词中较少见,欧则写的较多。如《浪淘沙》咏荔子一阕,咏杨贵妃事,指出奢侈亡国教训。另曾作词咏三国事,“寓劝世之意”(中吴纪闻),惜巳失传。他在咏石榴、柳、梅、子规、粉蝶、琵琶等词中,较多地运用拟人化手法,以达到传神效果。

他的多首词、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等多首。也都色调鲜明,情思深远,成就在晏殊、张先之上。

欧词里还有部分直接表现个人抱负的作品。这些词大多数写在后期。如他题咏颖洲西湖的十首《采桑子》,表現了作者啸傲湖山、流连风月的洒脱情怀。又如《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睛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锺。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首句突兀而起,苍茫雄浑。对古地的怀念,感叹深沉。下片却表达豁达志远,至老不衰的襟怀。此词实开了东坡豪放词的先声。

欧阳修在部分即景抒怀的词里洗刷了晚唐、五代以来的脂粉气味和婉约情调,使词格向清疏峻洁方面发展。这说明作者的胸怀也就在这些明快的境界里坦露无遗。这说明作者已开始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和表现手法,跟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联系,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先路。

欧词用调较多,也有一些慢词。部分词里还吸收通俗生动的口语。这些在宋词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前人说他“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他在宋词发展中的地位的。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范仲淹、欧阳修与宋词《诗词读书笔记》四十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