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古诗十九首》载于《昭明文选、杂诗、古诗十九首》题下注:"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释之甚明。这就是说是汉末一群无名诗人所创作的抒情短诗。
习惯上依首句为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車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东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詩史上都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如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艺苑卮言》卷二)陆时雍则说"(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古诗镜》总论。
对古诗十九首,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古历来有许多推测,或谓枚乘、傅毅,固不可靠;即曹植、王粲也是揣度之辞。因为从诗歌发展来看,不但枚乘,即于班固同名时,才名又相伯仲的傅毅,也不可能对五言诗取得这样的成就.。据我们看,这批古诗虽不是一人所作,但风格内容大体相同。其产生时代,前后距离必不甚远。再.从文人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有关史事综考察,估计《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大概不出东汉后期数十年间,即至早当在顺帝末年,至晚亦在献帝以前(约公元一140一190)。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既非一人,所以它们反映的思想内容是很复杂的。大体说,其中有写热中仕宦的,如"今日良宴会"、
"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三首。有写游子思妇的,如"去者日以疏"、"明月何皎皎"及"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等八首。有写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如"青青陵上柏"、."生年不满百"四首。有写朋友薄凉的,如"明月皎夜光"一首。此外还有主题不明确的,如"涉江采芙蓉"等两首。
将古诗十九首与汉乐府五言歌辞比较,舍去音乐因素,就诗体形式看,并无本质区别。不仅如此,六朝以致唐宋人记载中两者的篇同多重叠,如古诗《生年不满百》又作乐府《西门行》;词句更加雷同,如古诗《孟冬寒气致》有云:"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而乐府《饮马长城窟》则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上言加攴饭,下言长相忆。"可见古诗和乐府在汉世是二而一的关系,被采入乐即为乐府,未入乐或入乐后又失调名则为古诗。清人朱乾《乐府正义》说"古诗十九首,古乐府也"。《古诗十九首》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与汉乐府一样,继承了《诗经》以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所以说它是"风余"。
古诗十九首以群体出現,又是众多汉代无名氏诗歌中一个有自身特点的类型。与一般汉乐府民歌比较,有以下异同:
一、感兴:二者均一事一诗,情事交融;而民歌较多铺叙,叙事以見情,古诗则重于抒情,以情融事。
二、结构:二者均结构浑成,无斧凿之痕;而民歌多以事情之自然顺序为线索;古诗则按感情的起伏节奏驱遗剪裁事实。
三、语言:二者均自然天成,富有感染力;而民歌如明胡应麟称之"质而不鄙,.浅而能深",古诗则随语成韵,随語成趣"(胡语),故明谢榛称之为秀才说家常话。
四、境界:由以上三者决定,二者均风格浑成,境界深远,而其中民歌"遒深劲绝"(王渔洋语),其境深厚;古诗则"怊怅切情"(刘勰语),其境旷远。这些异同的根本原则在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不同于乐府民歌之多为劳动者,而具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下层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更好的抒达因遭压抑而产生的愤懑不平,一反当时上层统治将文学作为雕虫之技的痼疾,打破了当时从形式上尊祟《诗经》《楚辞》,专尚回言,骚体(及其流裔的汉赋),大胆地向民歌学习,从而将分离三百年之久的文人创作语言与民间语言重新结合起来,将新兴的民间五言歌诗一一被上层文人視作"俳优倡乐多用之"的俗体诗——做为主要的创作手段,同时将汉乐府中已有表现的叙事与抒情分流的倾向,加一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使自己的创作与汉乐府相比较表现出上述同中有异的特点,于是"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钟嵘语)的一代新诗——五言抒情古诗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诗体及表现手法,在中古以后的古典诗歌诸形式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说《古十九首》又是诗母。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很突出的,在我国早期五言抒情诗中,这样的优秀作品是比较少見的。因此自魏晋以来,一直受到作家们的重視。历来批评家对它的評价极高。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例如"迢迢牵牛星"一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作者通过假想的牛女形像描绘,.抒写男女离别之情,通篇全是写景,而情在其中。关键就在"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及"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等句。因为这几句仍然是扣紧织女的形像和現实的景物来描写的,所以读者只觉的是泛泛写景,而织女的离愁却轻轻点了出来。情景相生,真有化工之妙。
古诗十九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例"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行行复行行),"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明月皎夜光)等句都是。尤其温丽清新,自然贴切,富于"风""骚"意味的莫过于"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等首。
《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是五言诗已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刘勰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这话并不过分。就"古诗"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在诗歌創作上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它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