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注)》-在厄第二十(原文及翻译)
(2017-09-20 22:08:04)
标签:
儒释道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文化 |
分类: 孔子家语 |
在厄第二十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徃拜禮焉,路出于陳蔡.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聖賢,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絕糧七日,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講絃歌不衰,乃召子路而問焉,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率修也言非兕虎而修曠野也)』吾道非乎,奚為至於此?」子路慍,作色而對曰:「君子無所困,意者夫子未仁與,人之弗吾信也;(言人不信豈以未仁故也)意者夫子未智與,人之弗吾行也.(言人不使通行而困窮者豈以吾未智也)且由也,昔者聞諸夫子,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積德懷義,行之久矣,奚居之窮也.」子曰:「由未之識也,吾語汝,汝以仁者為必信也,則伯夷叔齊,不餓死首陽;汝以智者為必用也,則王子比干,不見剖心;汝以忠者為必報也,則關龍逢不見刑;汝以諫者為必聽也,則伍子胥不見殺.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晉重耳之有霸心,生於曹衛,(重耳晉文公也為公子時出奔困於曹衛)越王勾踐之有霸心,生於會稽.(言越王之有霸心乃生困於會稽之時也)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庸知其終始乎?」(庸用也汝何用知其終始或者晉文公越王之時也)子路出,召子貢,告如子路.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子曰:「賜,良農能稼,不必能穡,(種之為稼歛之為穡良農能蓋種之未必能歛穫之也哉)良工能巧,不能為順,(言良工能巧不能每順人意也)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賜,爾志不廣矣,思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國者之醜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歎曰:「有是哉,顏氏之子,吾亦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宰主財者為汝主財意志同也)
楚昭王(约公元前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珍),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满十岁的太子壬继位,是为楚昭王。楚昭王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芈---mǐ
---《说文》羊鸣。 又姓。楚之先也。距---距,鸡距也。——东汉·许慎《说文> 3)距离
动〉(1)[古]∶同“拒”(2)抗拒;抵御 。藜羹--- lí gēng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任数》:藜羹,指用藜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慷慨---kāng
kǎi---气量大;不吝啬、不小气。1.情绪激昂。2.性格豪爽。3.感叹。講---讲
jiǎng①说:②解释;说明:③讲究;注重:④商议:⑤论;讲,和解也。――《说文》
通“媾”gòu1. 连合,结合:婚~。2. 交合:~合。交~。3.
交好:~和。兕---(sì)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说文》1.〔~觥〕古代一种酒器。2.古书上所说类似犀牛的一种异兽(一说就是雌性犀牛)。慍---yùn
愠,怒也。——《说文》愠,恨。——《苍颉篇》。關龍逢---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而被桀所杀。关龙逄(生卒年不详),故里在今河南省长垣县恼里镇龙相村。古时此地称龙城,原有一座大墓,墓前有祠,那就是夏朝末年中国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关龙逄的陵墓。盍---hé,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
何故,为何:;合,聚合:貶---biǎn贬,损也。――《说文》 贬,减也。――《广雅》
①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减少:②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稼--[jià]
1. 种植谷物,亦泛指农业劳动:~穑。耕~。2. 谷物:庄~。穡---穑sè
1.收割谷物,亦泛指耕作:2.方法,知识库:3.通"啬"。节俭;爱惜:务穑。綱---[gāng]
1. 提网的总绳。2. 事物的关键部分:紀---[jì] 1. 记载:“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2.
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3.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4.
法度:~律。违法乱~。5.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醜----[chǒu] 相貌难看:5.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
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子曰:「無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憂---yōu忧,愁也。——《说文》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忧患,祸患
曾子弊衣而耕於魯,魯君聞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辭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辭也?」曾子曰:「吾聞受人施者常畏人,與人者常驕人,縱君有賜,不我驕也,吾豈能勿畏乎?」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弊---bì
欺蒙人的坏事:作弊。害处,与“利”相对:败,疲困。古同“蔽”,隐蔽。邑---城市,都城:
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古同“悒”,愁闷不安。辭---cí
辞①告别:②不接受,请求离去:③躲避,推托:④解雇。⑤同“词”。⑥优美的语言:⑦讲话;告诉:⑧文体的一种:~赋。⑨表示过去。驕---骄jiāo本义马背拱起
自满,自高自大
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齎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於壤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見之,不悅,以為竊食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義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子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祐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齎---jí同“赍”。齎,持遗也。从贝,齐声。俗字作賫。――《说文》赍
[jī] 1.怀抱着,带着:2.把东西送给别人:3.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竊---窃:qiè窃,盗自穴中出曰窃。——《说文》2.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3.侵害;危害4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1.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2.偷偷地
名词
盗贼。糴---籴,dí。籴字为会意字。从入从囗。也就是买米的意思,引申开来是买入之意。粜音同“跳”
,汉语拼音:tiào,意思相反。卖米的意思。壤---rǎng壤,柔土也。——《说文》。埃墨----- āi mò 意思 烟灰。窮--
-qióng穷,极也。——《说文》
穷,竟也。——《小尔雅·广诂》。疇---畴,chóu。畴,耕地也。——《苍颉篇》畴,耕治之田也。象耕屈之形。——《说文》(1)田地:田畴。平畴。(2)类,同类的:范畴。(3)古同“俦”。(4)使相等:畴其爵禄。
(1)犹曩。以往;从前。如:畴年(往年)。俦---chóu俦,侣也。——《玉篇》。棄---弃qì1.舍去;扔掉。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2)废;废除。(3)忘记。弃,忘也。——《尔雅》(4)违背;背叛。(5)离开。(6)旷;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