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注)》子路初見第十九(原文及翻译)
(2017-09-11 21:26:37)
标签:
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儒释道文化 |
分类: 孔子家语 |
子路初見第十九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策,(御狂馬者不得釋箠策也)操弓不反檠.(弓不反於檠然後可持也)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哉.毀仁惡仕,必近於刑.(謗毀仁者憎怒士人必主於刑也)君子不可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子路----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春秋末鲁国卞(今平邑县)人,其后胤因避战事迁往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为《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主角。孔门十哲之一,小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
。樂---樂 [lè]歡喜、愉悅。快樂的事或態度。聲色情事。笑。喜愛。樂
[yuè]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如:“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樂
[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樂
[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策----cè1、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鞭打:。3、激励,促进:4、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5、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封。6、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7、杖:策杖。8、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计谋,主意,办法:10、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姓。策姓。12、调侃:能说会策(湘方言词,以长沙为代表)檠----[qíng]
灯架,烛台:灯~。;借指灯:孤~。; 矫正弓弩的器具。礪---lì砺
从石,厉声。本义:粗磨刀石 引申为磨。鏃-- 镞 zú
从金,族声。本义:箭头
子路將行,辭於孔子.子曰:「贈汝以車乎?贈汝以言乎?」子路曰:「請以言.」孔子曰:「不強不達,(人不以強力則不能自達)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今而不信則無可復)不恭失禮,慎此五者而矣.」子路曰:「由請終身奉之.敢問親交取親若何?言寡可行若何?長為善士而無犯若何?」孔子曰:「汝所問苞在五者中矣.親交取親,其忠也;言寡可行,其信乎;長為善士,而無犯於禮也.」
交---1、付托,付给:2、相错,接合:3、互相来往联系:5、一齐,同时:6、两性和合:7、同“跤”。取---(1)取,捕取也。2.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3.拿4.选取;选拔
5.招致 6.得到;取得7.博取8.攻取,夺取 9.积畜10.趋向11.寄情
通假字义1.通“娶”。2.通“聚”。会合,集合3.通“趋”。跑,疾走。親---从见,亲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亲,至也。亲,近也。亲交---(1).亲戚旧交。(2).亲近之友,知交。
孔子為魯司寇,見季康子,康子不悅.(當為桓子非康子也)孔子又見之.宰予進曰:「昔予也常聞諸夫子曰,王公不我聘則弗動,今夫子之於司寇也日少,(謂在司寇官少日淺)而屈節數矣,(謂屈節數見於季孫)不可以已乎?」孔子曰:「然,魯國以眾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則將亂也,其聘我者,孰大於是哉.」(言聘我使在官其為治豈復可大於此者也)魯人聞之曰:「聖人將治,何不先自遠刑罰,自此之後,國無爭者.」孔子謂宰予曰:「違山十里,蟪蛄之聲,猶在於耳,故政事莫如應之.」(違去也蟪蛄蛁蟟也蛁蟟之聲去山十里猶在於耳以其鳴而不已言政事須慎聽之然後行之者也)
司寇:掌管刑狱、法纪等事。后世作刑部尚书。聘:聘问,主动请教。数:数次,屡次,多次,频繁的。陵:山陵,引申为在其之上,比喻欺凌,侵凌。蟪蛄:huì
gū从虫,知了。领导好比是山,蟪蛄的叫声比喻领导的言行,为众人所瞩目。蛁蟟---[diāo liáo]亦作“ 蛁蟧
”。蝉的一种。違---违,离也。——《说文》违,远也。——《尔雅》3、避开。4、违背;违反。违,偝也。——《广雅·释诂二》5、恨。季康子(?—前468),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季平子生季桓子,季桓子生季康子。季康子,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孔子兄子有孔篾者,與宓子賤偕仕.孔子徃過孔篾,而問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對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龍,(龍宜為讋前後相因也)學焉得習,(言不得習學也)是學不得明也;俸祿少饘粥,不及親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弔死問疾,是朋友之道闕也.其所亡者三,即謂此也.」孔子不悅,徃過子賤,問如孔篾.對曰:「自來仕者無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誦之,今得而行之,是學益明也;俸祿所供,被及親戚,是骨肉益親也;雖有公事,而兼以弔死問疾,是朋友篤也.」孔子喟然,謂子賤曰:「君子哉若人.(若人猶言是人者也)魯無君子者,則子賤焉取此.」(如魯無君子者此人安得而學之言魯有君子也)
孔蔑,孔子的侄子,孔忠,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蔑。篾[miè]劈成条的竹片,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高粱秆皮等。宓子賤---宓子贱:姓宓(fu),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期鲁国人。有才智,仁爱,孔子赞其为君子。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之一,小孔子30岁(《孙子家语》作49岁)。曾在鲁国做过官,鲁国君主曾任命其为单父宰,派他去治理单父(今山东菏泽单县)。龍--《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1
龙:一条长龙,比喻要处理的事情不断。饘---zhān。汉字基本字义是稠的意思,饘,糜也。从食,亶声。周谓之糜木,谓之饘。——《说文》。按,厚者曰饘,稀者曰粥。”2
饘:从食,吃。闕---阙 quē<动> 去除挖掘毁伤
<名>缺点;错误豁口,空缺(1)削减;毁坏(2)空缺;缺少。也作“缺”(3)欠,应给而不给 。
诵:读诵,背诵,学习。笃:厚,交情厚。
孔子侍坐於哀公,賜之桃與黍焉.哀公曰:「請食.」孔子先食黍而後食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公曰:「黍者所以雪(雪拭)桃,非為食之也.」孔子對曰:「丘知之矣,然夫黍者,五穀之長,郊禮宗廟以為上盛,屬有六而桃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廟,丘聞之君子以賤雪貴,不聞以貴雪賤,今以五穀之長,雪之下者,是從上雪下,臣以為妨於教,害於義,故不敢.」公曰:「善哉.」
雪:白也,揩拭干净。盛:音cheng,二声。盛满,装满。登:上也,献也。妨:阻碍,于义有害。黍---shǔ,从禾从雨。亦称“稷”、“糜子”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黍,禾属而黏者也。——《说文》。按,今北方谓之黄米。鲁哀公(?―前468年),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他在鲁定公死后即位。在位期间执政为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季孙肥、叔孙舒、仲孙彘。哀公二十七年,想请越国讨伐三桓,八月,哀公到了有山氏。三桓攻公,公逃到卫国,又逃到邹国,最后到了越国。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穀---谷
gu 1.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2.喻困境:进退维~。3.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4.
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物。5.官俸。古人常以谷物计禄
6.古城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平阴县的东阿镇。春秋齐地。位于齐国西境,为当时交通要地。秦代称为谷城 。7.姓。
子貢曰:「陳靈公宣婬於朝,(靈公與卿共婬夏姬)泄治正諫而殺之,是與比干諫而死同,可謂仁乎?」子曰:「比干於紂,親則諸父,官則少師,忠報之心在於宗廟而已,固必以死爭之,冀身死之後,紂將悔寤其本志,情在於仁者也;泄治之於靈公,位在大夫,無骨肉之親,懷寵不去,仕於亂朝,以區區之一身,欲正一國之婬昏,死而無益,可謂捐矣.詩云:『民之多辟,無自立辟.(僻邪辟)』其泄治之謂乎.」
少师----春秋时楚国设置,为君主的辅弼之官。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寤----wù,寤,寐觉而有言曰寤。——《说文》(3)
通“悟”。觉悟,认识到
。捐,捐弃,抛弃。捐,弃也。——《说文》。辟---pì⒈开,打开,开发:⒉排除,驳斥:⒊透彻:精~。⒋法度,法律:大~(死刑)。辟---bì1.复辟;辟邪;征辟辟----mǐ1.停止;平息。辟---bò1.(用刀﹑剪等)分开。
2.分别;区别。辟---pí织物边缘的装饰辟---pi读第一声同“劈” 组词辟头辟pī---辟头:同“劈头”。區----区qū形容词
(1) 小,微小(2) 平庸 动词(1) 隐匿(2) 区别 名词本义:装有食物的容器。 (1)
区域;地区 住宅,居住处
----- 姓氏ōu。子貢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汉族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陳靈公---陈灵公(?―公元前599年),妫姓,陈氏,名平国,陈共公之子,陈成公之父,春秋时期陈国第十九任国君,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9年在位。陈灵公在位初期,与鲁、宋、晋等国在新城会盟。后联合诸侯攻打宋国,质问宋国为何杀害宋昭公,并承认宋文公继位的合法性。陈灵公在位后期,因与楚国讲和,故遭致晋、卫二国攻打。陈灵公为人荒淫无道,竟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人同与司马夏徵舒之母夏姬通奸,三人甚至在朝堂上穿着夏姬的汗衫炫耀嬉戏。大夫泄冶劝谏,陈灵公不听,并纵容孔宁、仪行父杀害泄冶。公元前599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在夏徵舒家喝酒,酒兴正浓时,陈灵公跟仪行父开玩笑,互说夏徵舒长得像对方,因此激怒夏徵舒,夏徵舒便设伏兵射杀陈灵公。比干--子姓,沬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官少师(丞相)神灵。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孔子相魯,齊人患其將霸,欲敗其政,乃選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飾而舞容璣,(容璣舞曲)及文馬四十駟,(駟四馬也)以遺魯君,陳女樂,列文馬于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徃觀之再三,將受焉,告魯君為周道遊觀,觀之終日,怠於政事.子路言於孔子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魯今且郊,若致膰於大夫,(膰祭肉也)是則未廢其常,吾猶可以止也.」桓子既受女樂,君臣淫荒,三日不聽國政,郊又不致膰俎,孔子遂行.宿於郭,屯師以送曰:「夫子非罪也.」孔子曰:「吾歌可乎?歌曰:『彼婦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人之請,可以死敗.(言婦人口請謁足以使人死敗故可出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言士不遇優游以終歲也)』」
相,辅佐。璣----玑[jī],从玉,美玉。.玑,珠不圆者也。——《说文》。驷,辆,四马一车。
膰fán古代祭祀用的熟肉:从月,月,肉也,祭肉,古人祭祀是某些精神的象征。2.pán大腹。 俎zǔ:形如肉在板上,祭祀献神。1.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2.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谒:请求。聊,且,聊且。 卒,终。文馬---毛色有文采的马。
澹臺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勝其貌,宰我有文雅之辭,而智不充其辯.孔子曰:「里語云:『相馬以輿,相士以居,弗可廢矣.』以容取人,則失之子羽;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澹(tán)台灭明[前512
年(一说前502年)前?年],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状貌甚恶,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吴,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以为诺,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言偃为鲁武城宰,孔子问曰:“汝得人焉尔乎?”
偃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不至吾处。”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輿----舆,yú,形声。从车从舁(
yú)声。本义:车厢。舆,车舆也。——《说文》。里:里巷。里语,谚语。
另一种翻译:
孔篾問行己之道.子曰:「知而弗為,莫如勿知;親而弗信,莫如勿親.樂之方至,樂而勿驕;患之將至,思而勿憂.」孔篾曰:「行己乎?」子曰:「攻其所不能,補其所不備.毋以其所不能疑人,毋以其所能驕人.終日言,無遺己之憂,終日行,不遺己患,唯智者有之.」
行己:自己如果行动,比喻自我实现理想之道。攻:治玉,理也。孔篾---孔子的侄子,孔忠,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蔑,所以史书中多称其为孔蔑。
孔子哥哥叫孟皮,孟是老大的意思。后来,哥哥的名字也随了弟弟,孔子排行老二,就叫仲尼;排行老大的跛子就叫了伯尼,不叫皮了。
这样做有“为尊者讳”的意思--圣人的哥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