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表达规律》的教学分析与反思
(2018-04-24 09:36:03)《探索与表达规律》的教学分析与反思
《探究与表达规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程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字母表实数》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探究与表达规律》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生初步学习数学符号语言在后面的升华。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代数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其次使学生经历探索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整节课在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更着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尤其是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现从教学设想和授课效果对本节课做进一步的分析反思:
结合大纲和学生实际,大胆整合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突出数学的生活化。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使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第一环节让学生唱着有趣的歌曲,体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其符号感;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第二环节进入探究园,活动一从大家熟悉的日历开始,展开一系列不同层次的问题组成的“问题串”,以这种形式出现可以逐步掌握题目的解题思路,对以后分析综合题目提供一种思想准备。随后将发现规律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并真切体验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活动二有了前面的铺垫,通过设计一连串的开放性问题,给学生留下了充分而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进一步揭示日历中更多的奥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互相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一个有一个问题。比如九宫格、H形框......
第三环节
从这节案例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发现数学、探究数学的体验,包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因此,我反思平时的教学要从生活和社会现实出发,要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不断体验,逐步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