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靖-2025年9月炳灵寺石窟景区(丹霞地貌)(一)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5年9月25日
炳灵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小积石山中,地处刘家峡水库西端,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区由炳灵湖、炳灵丹霞地质公园和炳灵寺石窟三部分组成,核心石窟群包括上寺、下寺及洞沟。
炳灵寺石窟始凿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历经十六国至明清各代营建,融合中原与西域艺术风格。169窟存有国内最早的纪年题记“建弘元年”,唐代弥勒大佛高27米,北魏释迦多宝像等造像展现石刻、泥塑与壁画多重技艺。
炳灵寺历史渊源流长,自古以来是佛教圣地,也可以称道教圣地,(或哲学圣地)。现经1600多年历史公元393—431年(47年)建立西秦。炳灵寺是藏语‘十万佛洲’之音(十万弥乐佛现灵的说法)。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炳灵寺在唐代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初建于16国时期。
炳灵藏语为“笨郎”,即“十万佛”之意。远在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氏曾在枹罕建立西秦政权(公元385-431年),统治达47年之久。炳灵寺石窟,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从十六国时代起,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西秦建都临夏期间,国王御驾亲临石窟,挥毫题词,真迹尚存于岩壁之上。
炳灵寺石窟景区的丹霞山峰山峦,既有黄土高原的壮绝,也有丹霞峰丛的瑰丽,既有青峰接云的层峦叠翠,也有林密草茂的绿野流丹,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分布于大寺沟两侧的炳灵丹霞峰石是1亿多年前白垩纪紫红色砂砾岩经长期的侵蚀切割,形成的造型各异、地貌类型齐全的丹霞地貌。
山上被风雨日月长期风化的山体,形成蜂窝状密密麻麻的空洞,仿佛是远古时期的蜂巢,如今空叹,巢在蜂无,也可能峰已进化,不在需要巨大的巢穴。
炳灵寺石窟景区内,碧水蜿蜒向前,与丹霞相映,胜似一幅奇特瑰丽的画卷。
大寺沟内的山峰像是被刀削斧劈过,峰顶形态各异、鳞次栉比、明暗交错、千姿百态。
奇峰蓝树,此等美景,只有天宫才有。这株长着天蓝色树叶的峰顶树,是我生平第一次所见,奇哉怪哉。
擎天一柱,如同一支无形的柱子撑起了整个天空。一柱,如巍峨的山峰,矗立在天地之间,令人望而生畏。
炳灵寺石窟景区的林荫小道如同一幅画卷,绵延无尽,仿佛通向未知的远方。两旁的树木威武挺拔,绿色的屏障遮天蔽日,为行人带来一份清凉与宁静。
被千万年风化了的丹霞山体,形成了多姿多彩,奇形怪状孔洞。当风吹进,风声便奏响了雄浑壮丽的交响乐,席卷着山体,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