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敖溪-24年3月敖溪土司古镇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4年3月3日
在遵义市余庆县乌江北岸的余、凤、湄三县结合部,有一座散落在时光边缘的美丽小镇--敖溪镇。沿着S204国道驱车穿过新修的古城门,让人仿佛一下子就踏入了一条远古的时光隧道。
穿越千年的敖溪土司古镇,青瓦白墙间藏着毛氏1035年的传奇统治,花灯舞影中流淌着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韵律。这座"活着"的古镇正用八大景观和剔骨鸭的香气,邀您触摸黔北最厚重的历史年轮。
敖溪,其实是一座穿越千年时光的土司旧城。其旧名为“余庆司”,素有“黔北花灯之乡,余庆文化之源”之美誉,是一个以“土司文化”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镇。
敖溪毛氏的土司政权,与播州杨氏土司同一时间于公元876年建立,是播州杨氏土司“五司七姓”中的“余庆司”。但敖溪毛氏土司比播州杨氏土司存在的时间更长,一直到公元1911年才被真正废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沿袭了1034年。而敖溪土司城的存在,至今已足足有了1148年的历史。
敖溪被叫作“敖溪”,远没有被叫作“余庆”的时间长。唐乾符三年(876年)毛巴将军受封的辖地,包括现余庆县乌江北岸的所有版图、另含今湄潭的抄乐、凤冈的琊川与瓮安的珠藏等地,总面积有1200余平方公里。
敖溪,因其位于“鳌鱼山旁、古溪河畔”,人们便起名为“鳌溪”,后来渐渐简写成了“敖溪”。
剔骨鸭是贵州省余庆县敖溪镇的地方传统名菜,选用黔北自然放养的麻鸭为原料,经手工剔骨后配以当地辣椒等调料烹制而成
。其制作工艺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品香辣浓郁、肉质细腻,兼具干香与滋补功效
。鸭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适宜秋冬季节驱寒降燥
。该菜品因独特风味与文化价值登上央视《美食中国》栏目,成为余庆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
剔骨鸭起源于余庆县敖溪镇,当地溪流纵横的环境为麻鸭养殖提供自然条件。制作技艺传承超百年,2023年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剔骨鸭,传统采用干锅形式食用,常作火锅主料
,搭配特制蘸水(折耳根、糊辣椒)增强风味层次。2025年澎湃新闻全国美食评比中,被评为'最具地域特色鸭肴'。
剔骨鸭的制作:精选一年生黔北麻鸭,体型适中,肉质紧实无腥味。经剔筋、去膜、除骨三道工序,保留完整鸭皮与瘦肉。使用菜籽油猛火爆香筒筒辣椒、姜蒜、花椒等调料,加入鸭肉快速翻炒至干香四溢
。常配魔芋、豆腐等素菜焖制,吸收汤汁精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