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人为鉴,可以明胖瘦;以诗为鉴,可以知瘦美

(2018-07-04 15:22:37)
分类: 诗词歌赋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那么“瘦”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引千古风流人物尽细腰?——以人为鉴,可以明胖瘦;以诗为鉴,可以知“瘦”美。以人为鉴,可以明胖瘦;以诗为鉴,可以知瘦美


又是一年炎炎夏日,行人纷纷换上了轻薄的衣衫。都说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七月路人雷,八月伴侣没。这不,“减肥”作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被当代年轻人提上了日程。只是减肥苦、减肥累,不知有多少在健身房挥汗如雨、面对美食隐忍克制的小姐姐都想告别跑步机、重捧麦当劳,再恨恨地骂上一句,“不减了,我要穿越回唐朝!”

以人为鉴,可以明胖瘦;以诗为鉴,可以知瘦美

世人皆知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胖为美,殊不知这里的“胖”却也不是肥胖,而一种健康丰腴的仪态。事实上,除却唐朝以外,古人的审美偏好还是多倾向于“以瘦为美”。史书上一等一的美人赵飞燕,就是出了名的瘦美人,据说赵飞燕原名赵宜主,因她凭栏临风之态有着翩然欲飞之美,由此才有了“飞燕”的名号,其掌上舞态可谓摇曳多姿,轻盈若仙。再往前溯,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就有着“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墨子》中更是明确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由此可见,我国对“瘦”美的偏爱实为自古有之。以人为鉴,可以明胖瘦;以诗为鉴,可以知瘦美


古人写女子之美多用曲笔,在形容女子之“瘦”时,往往也别有一番含蓄之美,常常是借物喻人,通过物之柔美,来写出女子纤细优美的姿态。诗圣杜甫就曾以弱柳来形容女子的腰肢纤细,“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无独有偶,曹雪芹描绘林妹妹的瘦时,也不忘用上了柳,“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当然,有些词人写瘦也非常地直白,像是五代词人冯延巳就有一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周邦彦“看楚女,纤腰一把”。有时,“瘦”还是内心深处的情绪无声的告白。柳永因为相思而日渐憔悴,伫立危楼登高远眺,仍言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陆游与爱妻生离,黯然神伤,再看满园春色,唯余一声长叹,“春如旧,人空瘦”;李清照则在孤独凄凉的秋日里饮酒赏菊,发出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感叹,以瘦写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一直以来“瘦”都是古诗词里浓墨重彩的一抹亮色,在文人骚客的笔下摇曳生姿。不过减肥虽好,却也不能贪心,无论胖瘦,美丽体态的立足点都应该是健康,至于让自己变得更美,内外兼修才是王道!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跟着我们汲取养分吧!

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知识早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