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为重视礼仪,所以古人不发明沙发?

(2018-07-04 09:41:51)

中国古代有没有沙发呢?


若按常理推论,中国手工那么发达,造个沙发应该不是难事吧?原材料无非木头、棉花,就算需要金属,中国的冶炼技术也一直很给力。造一个沙发,软软地一坐,再靠个背垫,端一杯茶,捧一本书倚着,真舒服!



还沙发?中国人原先连椅子都没有~


那以前的人都怎么坐啊?难道坐在地上?还真是坐在地上!


我们先看看“坐”字。


“坐”字是两个“人”加一块“土”,就像两个人坐在土上,本义就是坐下来休息。原来古人席地而坐。


姿势如何呢?请看“女”的甲骨文和金文,这就是古人的坐姿,称为跪坐。



跪坐,又叫正坐,这是一种双膝着地的坐姿。从先秦到五代,跪都是一种坐礼,对坐时表示感激、敬意。行跪礼,如同站立时行揖礼。


“跪”字由“足”和“危”组成,“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坐直、毕恭毕敬的样子(见所敬忌,不敢自安也——《说文解字注》)。


“足”表示在这里表示膝盖,“跪”的造字本义就是单膝或双膝着地,直腰低头,以示敬拜。


在古代,最恭谨的“坐”就是跪,这种双膝着地,上身重量落在脚上的坐姿,在物理上最省空间,在精神上是最大的自我约束,在形式上表示最高的敬意。我们现在在宗教和传统婚礼上看到的叩跪之礼便是保留跪坐的虔诚和庄严意义。


跪坐看起来一点也不轻松,那除了跪坐,还有没有更轻松的坐姿呢?


还是有的。


比跪坐轻松的是盘膝而坐,盘踞在地上、床上,都不算失礼。但是,请注意!如果只“踞”而不“盘”,就于礼不合了!


踞,由“足”和“居”组成,“居”表示读音,也表示身体长时间不挪动位置。“足”和“居”合起来说明“踞”就是腿足屈曲,说白了就是蹲坐。


这么看来,“踞”好像确实不太雅观。


古人即使独处,也谨慎守礼。


《韩诗外传》记载了一个和“踞”有关的故事:


不过孟妻的“蹲踞”还不是最失礼的,坐姿中更不敬的是“箕踞”(《礼记·曲礼上》:“坐毋箕”)。“箕踞”是个什么样子呢?箕踞是两脚随意地张开,形状像个清扫垃圾的簸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它与“蹲踞”之差,只在两脚:“蹲踞”耸膝,“箕踞”伸脚。


可能有些人还会不以为然:随便放松一下又怎么样呢?


那是你还不知道一件很关键的事。


在汉代以前,古人是不穿内裤的!


在这种认知下,你再想想“蹲踞”和“箕踞”的姿势,是不是失礼得让人不能直视?


历史中够格在大场面中踞着坐的,只有荆轲。


荆轲在刺秦失败后,身上带着伤,“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荆轲传》)。在那样的情境下,荆轲的英雄气概已经爆棚,悲剧命运已经注定,再通过“箕踞”的动作把对秦王的蔑视表达得淋漓尽致,后人才深刻地记住了他。


席地而坐,由席到塌,再到胡床、椅子、沙发,中国人经历了几千年才真正舒舒服服地坐了下来,可礼仪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说,古人重礼才不肯发明让人觉得失礼的沙发。


这就是中国古代有造沙发的条件,却不会流行沙发的原因。


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知识早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