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国学网
学国学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61
  • 关注人气: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姓》之胡姓

(2017-08-16 15:58:53)
标签:

《百家姓》

胡姓

古月胡

姓氏来源

姓氏历史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


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UVgDgxqnOZvhWial9LRAhOq0jiaG3BYiao7TjlibooEicamF2ZuP3Hiaic1oucicItQC138EuzcOuzy6uNIA/0?wx_fmt=jpeg



姓氏来源


1、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


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末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的以胡为氏。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


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


2、出自姬、归姓,以国名为氏


① 一个是姬姓胡国,在河南省漯河市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


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

 

② 一个是归姓胡国,在安徽省阜阳。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


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都以胡为姓,国人都以胡为氏,称胡氏,形成两支胡氏,世代相沿。


3、其他少数民族改胡姓。


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胡(纥)骨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姓,称胡氏。另汉代太御胡广,本姓黄,后改为胡姓,其子孙以胡为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


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


4、古代北方匈奴族后裔敕勒族人的姓氏。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


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如后周的胡琮,就是敕勒族人,其后世子孙皆为胡姓。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UVgDgxqnOZvhWial9LRAhOqABnaMD6eicUlER6ma7YQLmldxF9ib1aNCenah5jGufZIcGOmJd07InDA/0?wx_fmt=jpeg



迁徙分布


胡氏的起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


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


至汉时,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境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


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姓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姓遂迁入福建。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


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


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