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00k4Unit4Bodylanguage(Warmingup)微课教学设计

(2018-03-20 10:56:56)

      B00k4 Unit4 Body language (Warming up)

         微课教学设计

Unit 4 Body Language(Reading)导入视频


授课教师姓名

宋三娜

学校

临潼区

临潼中学

学科

 

英语

 

教龄

 

14

 

微课名称

Body Language(Warming-up)

视频长度

2:57

录制时 间

20183

知识点来源

学科:英语   年级:高一(下)   教材版本:人教版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通过这节微课学习了解Body Language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点和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Reading教学的展开做足了铺垫。

预备知识

学生课前通过网络途径查找与Body Language相关的资料,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类型

启发型

适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使用场景

本节微课可用于课前预热自学也可用于上课中导入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到身势语与交际意义传达之间的关系,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身势语的差异以引出reading 话题.

设计思路

B00k4 Unit4 COMMUNICATION:NO PROBLEM?”一文讲述了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初次见面时互相问候的方式迥然不同,而造成一些小误会,表明了身势语与文化背景的密切关系,以及身势语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学生能在课前微视频的帮助下学会自主学习,查相关资料,学会预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不但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进行课前学习,课后思考奠定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课前学习微课的成效,随同微课视频还有一份自学任务单,明确了自主学习和相应的自学活动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自学。课前自学要求如下:

(1)  观看微课视频Body Language,并回答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

(2)  收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势语的共同点和差异。

(3)  思考:COMMUNICATION: NO PROBLEM?

(4)  将课前学习中的疑问发送到本班英语学习交流群中。

教 学 过 程

 

内容

目的

时间

一、 片头

6秒)

引出本节微课的话题Body Language

 

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微课话题

 

00:00:00-

00:00:06

二、 正文讲解

245秒)

1What is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2How can you communicate with someone  if you can’t  speak?

3Watch a video.(Examples of body language)

4How to greet  othe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ow about touching people?

1)让学生集思广益,思考出他们认为语言的目的有哪些,然后将重点落在communicate上,与人们thoughts, feeling, reactions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等认知上。

2)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中提取经验与感受,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3)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认识到body language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


4)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拓展思路。

 

 

 

 

 

00:00:06-

00:0251

三、 结尾

6秒)

Communication :  No problem ?

学生经过问题4的思考与观看视频给予的启示,学生会顺理成章地进入到问题5的思考中,学生的多角度的预测,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为阅读后的各项训练奠定扎实的基础。要求学生将预测的要点记录在练习本上,以便阅读后核对。

 

00:02:51-

00:02:57

课后反思

关于微课视频的制作:

1)从设计的艺术上讲,本节课在微课制作上采用预先制作好的PowerPoint课件,然后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后进行编辑。可由于对于缺乏专业的电脑应用能力在最初设计课件时,没有注意到颜色与背景色要协调一致,这就出现了蓝色的字体在黑色背景下显得不那么清楚。

2)从动画效果来看,这节PowerPoint的制作只是较简单的PP呈现,并未形象生动的展现出知识内容,课件的制作缺乏艺术性,生动性。

关于课堂教学:

这节课设计的目的是既可用于常规课的导入,又可用于学生课前的预习。

1)可是若用微课进行导入就存在一问题,师生间的互动性欠缺,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较少,老师难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困惑,也就无从深度与学生讨论并解答。师生间缺乏互动,使整节课在一开始就没能很好的抓住学生学习的心,和学习的欲望。

2)这节微课若用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度预习,就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也提高了预习的效率,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梳理知识点,根据任务单,完成预习任务,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课堂上问题的展示和讨论做好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