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工作服脏得是看不去眼了,我就带回家洗了第二天再穿。洗完挂到衣架时,脑中飘过一个念头,明天早上别忘了带,否则就麻烦了。可是,另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这还记不住,不用担心。
今天早上六点钟,闹钟准时响起,我十分钟后起来,洗漱完毕,吃了早饭,然后背包出门,开车到了一半距离时,突然想到,洗好的工作服忘带了。决定回家去取,于是打转向灯,挑车头回家,一来一往,70分钟。
事情发生了,回想一下自己的问题,一是预见到了忘带的风险,也就是识别风险了。而这种识别是基于自己年近六十,记忆力已经开始减退,以前发生过遗忘的情况,只是发生在其它的事情上,于是没有采取措施。其实采取预案是能避免的。比如,加个闹钟,写了纸条,但全没有做。那么回头看,就是对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判断上出现了问题,自认为不太可能忘记,也就心存侥幸,没有采取手段提醒自己。
回想以前有过遗忘误事的教训,在学习一种网上的材料时,需要做题,一般都早上做题,但是有时一忙起来,早上忘记了,就可能当天忘做,当然这种情况概率确实很低,但不代表绝对不发生,如果把零发生当成目标的话,就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在一次丢了几十分的情况下,采取了在晚上九点定闹钟,当铃声响起时,复盘当天的事情看是否有遗忘,结果这种事再也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