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生-情感修复师:从哪吒之魔童转世看,如何重新解读原生家庭?

在故事里,哪吒出生时头上就带着被父亲砍出的刀疤,父子俩从那时就结下了梁子。然而哪吒也并非全然不念养育之恩,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略微报答一二。比如,他抽龙筋为的就是“给爹爹做束甲”。
而在四海龙王前来寻仇的那一夜,父亲举剑相向的时候,七岁的哪吒是震惊而恐惧的。或许是因为寒心与悲愤,或许是为了达到两不相欠,又或许是揉和了以上的所有情感,哪吒最终选择了割肉剔骨。
在强调“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中,哪吒几乎是层层压制下唯一的漏洞。他用残酷而决绝的方式,夺回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他彻底摆脱了父权约束,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与人格独立。
作家田志刚说:原生家庭对你影响程度的高低,和一个人的独立能力有关。
如果自己独立的力量越大,家庭的影响就越小;如果自己独立的力量越小,家庭的影响就越大。
无独有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抗逆力的追踪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一个人成功与否,并没有决定性影响。
原生家庭并不是制约一个人的根本因素,核心在于你自己是否有改变的意愿,以及是否有付出超过他人的努力。
就比如说鲁迅,如果按照原生家庭的期望,他可能会成为一名财主或资本家。
但他通过学习、反思和睁眼看世界后,背叛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期望。
之前看过一组对美国总统的数据分析,发现当美国总统的群体,出自单亲家庭的比率,要远远高过社会上单亲家庭的平均比率。
奥巴马就是出自单亲家庭,克林顿更是一个遗腹子。
说到底,家庭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超越原生家庭的机会。
如果“原生家庭”能决定命运,那人生未免太过简单。
一个人在30岁之前,由于社会经验不多,我们能理解原生家庭的土壤对于Ta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可是,当你过了30岁,恋爱谈了好几场了、工作换了好几份了、爆炸性的网络信息带给你纷繁的价值观了……
你还把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挫折通通都怨爹怨妈,那么我想,原生家庭带给你最大的问题是:太懒了。
事实上,原生家庭无论好坏,都不会禁锢我们一辈子,局限你人生的,只会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