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我们通过晴雯刺坠儿读懂灵魂,通过晴雯撕扇子读懂感情
标签:
曹雪芹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
分类: 饼子读名著 |
我们都常说不能妄自菲薄,但在晴雯身上,很多人却说身为奴才,为何能如此高傲,这显然是对人的双重标准,晴雯和林黛玉完全相反,虽然身份低微,但却从不妄自菲薄,不屈不挠。
http://s10/mw690/006QMcNlzy7mYgKBm5z69&690
她从没让自己感觉出身的下贱,她的心比天高不是源于地位,也不是源于身份,而是源于自己的灵魂,因此她眼中揉不进坠儿这样的沙子,她不能忍受怡红院,在宝玉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存在,她痛恨这种心灵瑕疵,所以她才会戳坠儿的手,大家也都曾知道关于“心灵美”的这种道理,但这种“心灵美”的背后不是靠别人灌输的道德来支撑,而是靠自身这种心灵的纯净,从而无法容忍自己藏污纳垢的心态,这种灵魂的高贵不同于身份的高贵,但却高于身份的高贵。
她从没让自己感觉出身的下贱,她的心比天高不是源于地位,也不是源于身份,而是源于自己的灵魂,因此她眼中揉不进坠儿这样的沙子,她不能忍受怡红院,在宝玉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存在,她痛恨这种心灵瑕疵,所以她才会戳坠儿的手,大家也都曾知道关于“心灵美”的这种道理,但这种“心灵美”的背后不是靠别人灌输的道德来支撑,而是靠自身这种心灵的纯净,从而无法容忍自己藏污纳垢的心态,这种灵魂的高贵不同于身份的高贵,但却高于身份的高贵。
我记得在《简爱》那本书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当时简爱的雇主对简爱的纯洁无暇一番表扬,然后反问了这样一句话:毫无污点和劣迹的记忆一定是一个无价之宝。作者写这本书时是处在十九世纪,对简爱这种叛逆心理,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心里描写,当我读到这句时,我是感到他们的社会,对于灵魂美的人,同样都会有这样的灵魂反思。
王夫人就属于身份高贵的人,但其内心却是低微的,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王夫人对宝玉的爱,其实是一种占有的爱,为了占有,她可以不经宝玉同意,毁掉他身边的任何东西,只要是她认为对宝玉不好的东西,他都可以在不经宝玉同意,做出自己的处理行为,其实这种爱是建立在自己的意愿之上,因此这种爱,并不是只爱宝玉,而是更爱自己,就像宝玉挨打的时候,表面上是护着宝玉,其实都是为了护着自己,就如同她那句话,如今我除了宝玉,还有什么?
曹雪芹还用了两个故事来塑造晴雯,一个是撕扇子,一个是补雀裘,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是损毁,一个是修复,这两个都是让我们面对残缺的故事,虽然是关于残缺的故事,但对于人性却是完美的。
宝玉闷闷不乐,回到房间后晴雯服侍宝玉,但不小心摔坏了折扇,气的宝玉连骂“蠢材”,因为一把扇子而骂晴雯,这是把扇子的价值凌驾于晴雯与宝玉情感之上,如果晴雯自认为是宝玉的奴才,那她一定是可以容忍这种辱骂,但晴雯不会容忍,毅然的不卑不亢回应了几句,随后而来的是矛盾的激化,好在最终林黛玉的出现,让这场风波平息下来,黛玉让宝玉重新看清了自己,看清了晴雯,随后作者安排了宝玉为了讨好晴雯,而给她折扇让其撕毁,这一举动看似是暴殄天物,但其实是宝玉与晴雯彻底的推倒两人之间的那堵身份的厚墙。
晴雯捍卫了自己生而为人的尊严,宝玉千金只为买一笑,这让贾宝玉体验到了,获得晴雯心的那种可贵,对虚妄的执着变成了情感的真实,践踏折扇感悟情感的无价之处,如果把宝玉与黛玉通过读西厢记而互相拉进心灵的距离,那撕扇子就是宝玉与晴雯人心相通的见证。
我昨天的文章提起过晴雯,根据名字的字面寓意,晴就是“情”,雯就是彩云,情感的云彩,从此宝玉在袭人身上的那种迷茫的情感必然会被晴雯这种彩云般的情感代替,谁也不能阻挡这种没有任何附加的爱,这种只关乎美丽的情,继续的存在并发展下去,接着之后的补雀裘,就是对这种情的升华,晴雯是用命去将这种残缺修复,两个故事把宝玉和晴雯的情写的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和我一起读名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