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2018-01-15 10:45:40)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考专题复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一词多义(第一讲)

【考点说明】

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它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意义,这样便形成了一词多义。

方法点拨
(一)分析语境
  如果是人物传记,要对语言环境中的时间、地点、官职、人物(关系)、事情

(因、过、果)、语言(关系、感情色彩)及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态度等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如果是散文,要对人物、事情、景物、物象、感情、义理等内容和有关的表达技巧等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以便正确推断一个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要明白,一个词具体表达什么意义,具有什么语法作用,不是词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语境决定的。所以,要准确把握一个词的意义,非认真分析语境不可。

(二)注意一词多义

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把这“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这时词的本义也就是字的本义。

另一种解释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谈到本意是指后者即词的基本意义,也就是常用的意义。这种基本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总是作为词的第一个意义。掌握词的基本意义是了解多义词的好办法。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海”、“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意义。从词的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深、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比喻义,也属于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如: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2了解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

1)   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如“寒”本义是冷,引申为寒冷季节,再引申为缺乏冬衣而受冻,又引申为贫寒,进而引申为恐惧、害怕。例如:

①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③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论积贮疏》)

④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

2)   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的本义是竹节,由其辐射产生的引申义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例如:

①  一节复一节,千枝破万叶(《咏竹》)

②  盘根错节(《虞诩传》)

③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④  清明时节雨纷纷(《七绝·清明》)

⑤  单于壮其节(《苏武》)

⑥  钿头银篦击节碎。(《琵琶行》)

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借助这些规律,有利于我们以简驭繁地对多义词进行系统得梳理。

3、了解一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a)  类似联想。采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如: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b)  接近联想。应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如: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c)  对比联想。由正面意义的词,联想到反面意义。如:去(本义“藏”—离开—废除—舍弃。

懂得一词多义演变时不同的联想方法,可以从看似孤立的一词多义之间找到一定的联系,以便根据上下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当然,光凭以上方法来掌握一词多义还是很不够的。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十分重要。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

 

 

常见的一词多义

(一)

1.爱

楚人爱________其子,虽爱________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________菊,众人爱________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________而不见。

2.被

屈原忠而被________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________发被________________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________衣,身被________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3.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__________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________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________。今人常以此相诟病________。

4.朝

邹忌旦日朝________服衣冠,于朝________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________,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________谋臣所景仰。

5.诚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________,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________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________如此。

6.从

樊哙从________军,从________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________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________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________良坐。

7.得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________一书,乃安石所著。曰:“吾得________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________,以为安石所言得________之。

8.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________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________之,曰:此言非________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9.负

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________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________秦曲。赵王召相如负________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________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________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________不易量。

10.盖

姚鼐游泰山,路有树,枝枝相覆盖________,其叶如盖________。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________世,又登之。见一古物,其文如新无损,盖________古人遗之。

 

 

(二)

11.故

项伯与张良有故________,遇项王欲杀刘邦,故________前往告良。良初见,问之:“公何故________至此?”伯具言所闻。良听之,急以告。邦故________嫌良告之迟,良细述原委,刘邦颜色少解。

12.国

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________怀乡,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为乐国________。筑堤浚池,于国________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国________,亦足尽心耳也矣。

13.患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其师患________其未得要领。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归之,训曰:“人之患________在自诩,此或终为患________也。”

14.疾

蔡人有足疾________,不能疾________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________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________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________天下如此者也。”

15.既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________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________来之,则安之。”待波既________平,友方安。

16.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________牛。牛怒且吼,王惧,庖丁以刀刺之,牛毙。王见其技甚高,疑之,甩丁解________其惑也。文惠君方解________其理,色少解________。文惠君后以之治国,终解________内忧外患。

17.克

齐将率众与魏战于桂陵,既克________,威震天下。齐兵战后日益骄纵,未能克________己,以致民怨四起,皆以为身处富强之国而不克________蒙其泽。

18.怜

陌上有丽人,可怜________体无比,而家无亲人怜________之。逢战火,随众流浪,一路艰辛,众皆怜________之。祸后归家,可怜________焦土一片。

19.奇

魏人见一舟,约七分有奇________,甚奇________之,叹曰:“天下奇________才多矣!”

20.去

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________乡千里,见江水东________去,回首去________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去________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________。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参考答案

1答案宠爱 吝惜 喜爱 爱慕 隐藏

2答案表被动 披散 通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覆盖 遭受

3答案担心 疾病 缺点 责备

4答案早晨 朝廷 朝见 朝代

5答案诚意 确实 果真

6答案参加 跟随 听从 由自 挨着

7答案获得 应该 心得 得当

8答案没 反对 错误

9答案倚仗 使承担 背着 辜负 背弃 失败

10答案遮盖 伞 超过 大概

11答案交情 所以 原因 仍旧

12答案国都 地方 国家 国事

13答案担心 毛病 灾难

14答案疾病 快 痛苦 嫉妒 痛恨

15答案不久 既然 已经

16答案解剖 解释 理解 缓解 免除

17答案战胜 约束 能够

18答案可爱 爱惜 怜悯 可惜

19答案余 引以为奇 奇异的

20答案距离 向东 过去的 除去 离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