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吃面专业户,为啥“面食之乡”是山西,而不是陕西?
标签:
美食“面食之乡”是山西 |
分类: 美食 |
同样是吃面专业户,为啥“面食之乡”是山西,而不是陕西?
山西、陕西这两个省份,同处于西北地区,中间仅隔一壶口瀑布,两两相望,名字的谐音也非常相似。
虽然地理、气候有所差异,但在饮食方面,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308/e797ebaed422452bb16a9015b785c358.jpeg
尤其是他们的“面食文化”,蒸的、炸的、煮的、炒的百花齐放,单说本土的面条,各自就有几十种之多,虽说口味上各具特色,但究其根源,也算称得上是同宗同源。
而话又说回来,饮食界纵然讲究食无第一,但坊间却流传着“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说法。
甚至在2007年时,经“中国烹饪协会”考察认定组认定,山西省更是获得了“中国面食之乡”的称号。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308/3287adbdbff044ceb175bf6f7d5df2c6.jpeg
直到如今,还有许多陕西老乡犯着嘀咕:论名气,陕西的肉夹馍、油泼面、臊子面、裤带面等,哪一样不比山西面条名气大,怎么这“面食之乡”的名号,就落在了人家身上?
其实这种“不满”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放眼全国,陕西面食的传播确实更为广泛一些。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油辣子、醋等都是常规调料,重油、重盐、重辣的口味更易刺激味蕾,从而被人接受。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308/94c255ad9b2d49bb868ac6d099b01023.jpeg
就说这面条,例如油泼面、干拌面、蘸水面等,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陕西面条更侧重于“调味”。
因为关中地区的气候,更适宜蔬菜生长,像黄花、豇豆、雪里红等菜码,都可以拿来做臊子,所以这陕西面条中的“浇头”,才是真正的主角。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308/9218693963154aebb785ffaef72ea05e.jpeg
而反观山西,面条的种类虽多,但具有代表性的却很少,就算是在本省问“哪个面条好吃”,不同地区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答复。
此地内陆多山少川,不仅小麦的产量低,菜品的种类也相对较少,所以就在面条上下了功夫,例如蘸尖、刀削、揪片、剔尖、饸烙等名称,都是形容面条的做法,花样之多,吃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308/565c1d425d764c548f92e5ca360fa0bb.jpeg
总而言之就是——陕西面更重“臊子”,而山西面更注重于“面本身”。
并且山西的面食可不光是“白面”,还包括小米面、荞麦面、莜麦面、玉米面、高粱米面等熟十种,所衍生出的面条种类之多,堪称杂粮之乡。
甚至在早年间,各家各户还以媳妇会做多种面食而感到光荣,即便是在如今,大部分的家庭主妇,也都有自己拿手的面食做法。
这种对面食的专一,也是其它省份所不能比拟的。
https://p9.itc.cn/images01/20210308/657a3745b31f453faecdd23b2b7eb8bb.jpeg
——轻肥说——
其实说了这么多,也并不是非要比个高低,山陕两地接壤,风俗传统、文化传承交织千年,自古以来就有“山陕不分家”、“秦晋之好”之说。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都有着自己的饮食特色,山西“面食之乡”的称号固然存在,但也并不能否认“食无第一”的说法。
只能说二者不分伯仲、各有千秋吧。
·END·
来源:搜狐
作者:轻肥食谱
文字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