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朋工作坊(194)【微课设计张海朋】以《使至塞上》管窥王维诗歌艺术特色
(2022-12-18 15:58:50)以《使至塞上》管窥王维诗歌艺术特色
微课设计
西安市鄠邑区东关初级中学
一、话题导入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有一个情节——香菱学诗,诗从林黛玉。
林黛玉对香菱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林黛玉教诗,首先让香菱读王维的诗,其次是杜甫的,然后是李白的。我们知道,在中国诗歌的璀璨长河中,唐诗无疑是最耀眼最闪亮的。而在众多唐代诗人之中,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说起诗人,人们也是习惯性地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次序。
而林黛玉却把王维放在了第一位,把李白放到了最后,并且要求也不一样,对王维的诗,林黛玉要求香菱要细心揣摩熟读,对杜甫和李白只是要求读即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王维之诗究竟有何艺术魅力?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使至塞上》一诗,来管窥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使至塞上》——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管窥。
二、知人论世
1、走进诗人
王维(693或694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著有《王右丞集》,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价其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了解背景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使至塞上》一诗的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大唐属国。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任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问、查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本诗即作于诗人出塞途中。
三、初读感知
1、首先,我们欣赏这首诗。(播放朗诵视频)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疏通诗意
出使边塞
轻车简从去慰问边关,途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千里飞蓬飘出汉塞,像北归大雁飞上云天。
茫茫大漠里孤雁直上,蜿蜒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见侦查骑兵,告诉我都护正在燕山。
四、特色赏析
纵观这首诗,主要有三大艺术特色,即简洁的叙事、优美的构图和跌宕的情感。下面,我们就逐一赏析这三大艺术特色。
1、简洁的叙事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一句,交代了此次出使边关慰问的人员、方式以及目的地,万里行程只用了10个字轻轻带过,可谓是言简意赅。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同比喻的手法,以“飞蓬”和“归雁”作比,交代了出使的遥远路途和目的地。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交代了慰问路上所遇之人以及发生之事,暗示了边关战事吃紧的情形,同样是简简单单的10个字,可谓是精简至极。
2、优美的景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是读者赏析的重中之重,主要是源于这句话描绘的景色呈现出了以下几处美点:
(1)构图美。诗句描绘的画面空间阔大、层次丰富立体。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依次描绘了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
(2)线条美。诗中意象线条简约,于寥寥数笔之中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且直的是烽烟,横且弯的是黄河,高且圆的是落日。
(3)色彩美。诗中意象色彩绚丽丰富:金黄的大漠、浑黄的长河、青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诸多色彩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斑斓的画。
(4)意境美。诗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壮美奇特的塞外风光,在茫茫的大漠背景下,烽烟缓缓升起,蜿蜒平缓向前的长河之上,落日渐渐西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以上四处美点,正是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特色的具体体现。
3、跌宕的情感
总管诗歌的情感脉络,经历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发展过程。
前两联中,过了居延,诗人感觉自己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家的天空,蕴含着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从颈联开始,当诗人置身于大漠的雄浑景象之中、亲身感受到紧张的战事的时候,他的情感立刻得到了升华,心胸变得豁达,情感变得热烈激昂起来。
具体梳理如下:
(1)首联:单车问边,轻车简从——孤独苦闷。
(2)颔联:自比蓬雁,孤寂飘零——抑郁激愤。
(3)颈联:描绘风光,赞叹美景——心胸开阔。
(4)尾联:紧张战事,情绪高昂——赞美将士。
可以说,本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由“孤独苦闷”到“抑郁激愤”,再到“豁达开阔”,再到“热烈赞叹”的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
五、拓展延伸
王维的诗,生活感、画面感很强,我们还是通过《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一段,来初步感知一二,真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诗歌的这一艺术特色还体现在他的许多绝美的诗作之中,下面我们来拓展欣赏王维的其他几首诗。
1、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诗风清新明快,让人耳目一新。
诗中意象丰富,特征鲜明,由小溪、白石、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之色等组成的深山冬景图,色泽斑斓,充满诗情画意。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诗境,表现了作者置身于深幽的景色中内心的豁然开朗。诗人情感没有直接表白,而是渗透于对深邃、宁静的自然深林的描画之中。
3、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夜深人静,游人离去,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此时一轮明月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鸣叫,以动衬静,愈显其静。随着充满诗意的描述,一幅优美的春夜空山图呼之欲出。
读了这三首诗,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深深地沉醉在诗歌的唯美意境中,在诗与画的完美融合中,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陶冶。
小结: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进一步感受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希望同学们能广泛积累,丰富文化素养,同时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善于捕捉典型景物作、精心刻画,努力描绘出让人印象深刻、景情相融的艺术画面。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