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海朋工作坊(150)【文学园地张海朋】这一场初秋的雨

(2022-12-15 22:30:10)

这一场初秋的雨

张海朋

许是今年暑期的高温天气过多炙烤万物的时间过长,刚一入秋,持续多日的这一场秋雨,让人感觉来得格外及时、格外清凉、格外亲切喜人。

就像赴一次久违的约会,翘首期盼中、望眼欲穿里,这场初秋的甘霖一下就是四五天,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时大时小,时疏时密,却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冗繁拖沓。大的时候,雨点如黄豆粒儿一般,打在铁皮房顶上,落在玻璃窗户上,掉在水泥路面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像是演奏着一支铿锵的交响;雨至微时,又和春雨有些相似,牛毛般细细密密,少了一份声响,添了几丝深沉,甚至有时悄无声息,伴着些许微风,让人不禁想到“斜风细雨”一词传达出来的韵味儿。

雨的间歇处,还有几时的艳阳高照,但经过雨水的冲刷,已经失去了高温日子里暴晒如火的威猛,变得温和起来。阳光泼泼洒洒,和着空中的水汽,照在人们的脸庞和裸露的胳臂上,暖意融融的。此时,水泥地面上干一块湿一块,残存的积水斑斑驳驳,好像地图一样随意自然,其中积雨多的地方倒映着蓝天绿树、高楼房宇,竟有些波光潋滟,此时空气也难得的清新湿润,那味道用“沁人心脾”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

“一场秋雨一场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提起秋雨,人们总是不由得想起这些伤感的诗句来,但这一场秋雨和“萧瑟、悲戚、寂寥”等冷色调的字眼一点儿也沾不上边。尽管秋节至天转凉,而树上尚未“焜黄华叶衰”,反倒是经过了雨水的滋润补给,满树的枝繁叶茂,绿得更加鲜亮明艳、饱满葱茏、生机盎然。

俗话说:“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果然,这几天大街上的人们,有的穿着短袖短裤,让身体和这场秋雨亲密接触;有的穿上了夹衣外套,但并不在雨中步履匆匆,却是慢慢地踱着步子,鼻息间贪婪地吮吸着微雨带来的清凉。今天一大早,急急忙忙地走在上班路上,擦肩而过一对爷孙,爷爷有六十多岁,孙子看上去只有四五岁,俩人竟然都不撑雨伞、不穿雨衣,任由细雨飘落头顶、潜入衣领,好一派洒脱率性!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时最美的就是田野了,雨乍停,天明净了,云飘逸了,空气朗润了,河里的水又充盈欢悦了,纵目远眺,远处的山更清晰了,一切都是那样赏心悦目。都说“春雨贵如油”,这一场初秋的甘霖,又何尝不是呢?历经了夏日骄阳长时间的暴晒,已经近乎萎靡的庄稼们饱尝过这救命的泉源后,此刻正鼓足了劲儿为生命勾画着圆满的句号——它们知道自己的生命尚未终结、果实尚未完全成熟,就像胜利近在咫尺的征程,还需要最后的冲刺,甚至还需要抢抓时机——赶巧儿,这场秋雨就来了!

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一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十有余,不惑之龄,恰如人生之初秋。今逢这一场润物之甘霖,何不赶紧借助这洗尽铅华的力量涤荡日渐沉寂的初心,使其容光重焕发、精神再抖擞?

伴随着这一场初秋的雨,新学期开始了,我不由地加快脚步,和背着书包的学生们一起迈进学校大门,开始种植新的梦想、培植新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