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海朋工作坊(44)【课题微课设计王燕】《爱莲说》之美

(2022-12-09 13:12:09)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基于短视频的中学语文教学创新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 [1450153]

阶段成果

短微课名称:《爱莲说》之美

微课所属对象:部编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

课程时长:9分钟左右

主讲人:王

作者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五竹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全文,学习托物言志类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2.欣赏莲花各种美好姿态,学习托物言志类文言文通过美景体味作者情感的方法。

3.讲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借助莲花来表达他的高洁品格,从而体味托物言志类文言文的意蕴美。

4.学习莲花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像作者一样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高尚之人。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和运用,让学生体会作者借助莲花来表达他的高洁品格,从而体味托物言志类文言文的意蕴美。

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托物言志类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语言之美;通过欣赏画面,感受意境之美;通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意蕴之美。

教学准备:PPT、录音机、录屏软件

设计思路简介:《爱莲说》是2017部编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散文。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全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是托物言志文章中的名篇。本文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我首先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展示古往今来一向被文人墨客喜欢的代表不同品质的景物,让学生在直观的美丽画面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此环节实际上为后面的托物言志讲解做好铺垫。然后通过范读以及朗诵简单指导,让学会聆听此类文章的语言之美。然后播放荷花各种美丽形态的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意境之美。再通过讲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借助莲花来表达他的高洁品格,从而体味托物言志类文言文的意蕴之美。最后升华为此类文章的学习都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芙蓉出水——相遇

同学们,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中有人喜欢梅花的坚韧不拨,凌寒怒放;有人喜欢菊花的品质高洁,傲霜斗雪;有人喜欢兰花的气味芬芳,风姿素雅;有人喜欢牡丹的千娇百媚,五彩斑斓。而北宋的周敦颐唯独喜欢莲花,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与莲花来一场美丽的邂逅,从相遇、相识、相知到相恋,一起欣赏《爱莲说》之美。

二、清香袭人——美在语言(相识)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注意:

a个别较难字的读音。

b文章情感基调及朗诵节奏、重音、停顿、连接。

c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大屏幕展示全文.

2.学生自由朗诵,品味文章语言之美。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冰清玉洁——美在形态 (相知)

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各种莲花不同的姿态,请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大屏幕出现同步句子出现!教师旁白:看着莲花各种姿态之美,我们有没有一种愿望,也愿化作一朵莲花,就如这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呢?展现画面美,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朗读吧,边看大屏幕边想象,假如我们已经化作一朵莲花,与这些莲花一起随风摇曳在荷塘中,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莲花的高洁品质吧。

师生一起朗诵,此环节学生置身其中,能在头脑中再造出意境美,也为下文讲解感悟莲花的高洁品质做好了铺垫。

四、品质高洁——美在意蕴(相恋

前面通过朗读倾听了莲花之美在语言,通过欣赏看到了莲花之美在形态,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莲花呢?因为莲花之美更在于它的品质高洁。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爱莲说》,意思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