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朋工作坊(42)【课题微课设计耶周海】《文言数量的表达方式》微课教学设计
(2022-12-09 13:09:46)《文言数量的表达方式》微课教学设计
耶周海
教学目标:
1.
2.
设计理念:
依据初中积累文言实虚词“随文学习”的阶段特点,梳理和总结初中阶段文言文数量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积累文言实虚词的过程中,是否关注过文言文中数量的表达方式呢?今天,我们梳理一下初中文言文中出现的五种数量表达方式,希望对你们学习文言文有帮助。
二、激发兴趣
请观看一道《中国诗词大会》中有关文言数量表达的选择题:
苏轼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中的“二八佳人”指的是以下哪一项?
A.28位佳人
请同学们思考并做出判断(正确答案是“C.16岁的佳人”)。
三、知识讲解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呢?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古代汉语中有数词,而少有量词,这是因为古代汉语中量词系统不发达导致的文言特有的语言现象。我们一起来品味文言文中运用数字的奇妙与变化吧!
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两种,和现代汉语表达形式基本相同。如:数词加名词,或名词加数词。第二种形式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也常常使用,所以我们翻译时,不必把数量词移到名词前面去,但我们不要忘记了给数词后面加上相应的量词。
初中文言数量的表达方式有定数、约数、加数、乘数和分数五种形式,我们简称为“定约加乘分”。
四、实例分析
1.定数
数词加名词:
苏、黄共阅一(轴)手卷。魏学洢《核舟记》
名词加数词:
通计一舟,为人五(个);为窗八(扇)。魏学洢《核舟记》
2.约数
“可……许”的用法: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
高可二黍许。魏学洢《核舟记》
“盈”的用法: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魏学洢《核舟记》
和否定词“不”一起表示约数。
3.加数
整数加余数:“有”的分辨及其读音。
同“又”,不译。读[yòu]: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span>论语>十二章》
为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魏学洢《核舟记》
读[yu] 时: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魏学洢《核舟记》
“有奇”是一个词,表示有余;“奇”虽然是“余数”的意思,但它不是具体的数字。
整数加整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乘数
二八佳人细马驮。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十六岁)
新丰美酒斗十千。王维《少年行四首》(万钱)
十千美酒渭城歌。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多)
5.分数
而戍死者十六七。《陈涉世家》(十分之六七)
其一犬坐于前。《狼》(其中一只狼)
要点:必须结合语境译出。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以上学习,你们对文言数量的表达方式有了清晰的认知,它们有的表示一定数量的词、有的表示约数、有的表示两个数相加、有的表示两个数相乘、有的表示分数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今后当你遇到文言数量词可要仔细分辨,正确理解并翻译。
谢谢观看,再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