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摘抄)
(2017-12-23 09:34: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摘录与感想 |
摘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感想:学习要讲究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儿对于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习最重要的首先就是态度,这也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这句话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这对当下的人也十分受用,时刻警惕自己,自我鞭策和反省。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的知识。复习和预习显得都很重要。
前一篇:心中有儿童的空间环境设计(摘抄)
后一篇:《幼儿观察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