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案 |
大班科学活动《食物的神奇旅行》
设计意图:
《指南》中要求5-6岁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大班的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对自己的身体更是感到非常神秘。尤其是:“我的身体里都有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食物是如何变成大便的?”。对于这些问题孩子们会不断发出疑问,往往家长缺乏耐心,不讲究方式方法只是草草地给孩子进行讲解,使孩子似懂非懂,这时,具体形象的动画展示和动手操作的探索性活动就为大班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大门。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并尝试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2、学会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表达、描述自己的科学发现,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好奇心。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激发兴趣。
猜谜语:皮儿有红又有绿,长在树上真美丽,味道酸甜又可口,营养丰富人爱吃。师: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呢?(谜底:苹果)(利用形象的谜语导入,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播放课件,鼓励探索。
师:今天,苹果要到身体里进行一场神秘的旅行,你想不想知道它都去了哪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认识消化系统,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1)苹果旅行的第一站到了哪里?它有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的?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重点说出牙齿嚼碎苹果,并请幼儿进行模仿。)
(2)苹果被牙齿嚼碎后,通过哪个地方滑下来?食道像什么?
(3)苹果经过食道来到了哪儿呀?它在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
小结:胃就像一个大口袋,胃会蠕动是为了把口袋里的食物磨得更细更烂,便于人体消化吸收。
(4)被磨成浆的苹果接下来来到了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这里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肠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一个加工厂,把营养全吸收了。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小肠的样子和功能和教师形成互动式讨论交流,及时让幼儿做出补充和申辩,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表现,让幼儿独立描述问题并接纳正确的补充意见。)
(5)最后苹果到了哪里?在这里它又有什么变化?
(6)大便通过什么排出体外呢?(肛门)
教师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大图,帮助幼儿巩固记忆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各消化器官所在的位置,并在自己的身体上找一找,教师安静巡视,进行适时指导。)
三、提供材料,尝试操作。
教师提供各消化器官的操作卡片,请幼儿按苹果旅行时经过的地方进行排列,教师进行巡视,适时指导。(幼儿从小筐里取出消化器官卡片,按照消化系统的位置,摆放好各个消化器官,鼓励幼儿对照自己摆好的消化系统图片,用语言口述苹果旅行的全过程。)
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