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日记之——秦岭72峪大峪狮子茅蓬

http://s16/mw690/006PhEopzy7fdfgALqDef&690
http://s5/mw690/006PhEopzy7fdfhhMEsf4&690
http://s10/mw690/006PhEopzy7fdfzm59Dc9&690
而狮子茅棚,就在大峪乡十里庙村境内,距离西安约40余公里。
http://s3/mw690/006PhEopzy7fdfA9Q9sf2&690
狮子茅蓬虽然藏于秦岭深山里,但名声不小,在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空谷幽兰》的书中都提到,也因此成了近些年来众多的登山者、驴友年摄友复一年地登上狮子茅蓬去朝拜,朝拜绝世高僧----虚云和尚曾经修行的地方。但据说虚云和尚只是在1901年在此结茅修行了两年。
http://s10/mw690/006PhEopzy7fdfAzP3b99&690
我们不是虔诚的佛家弟子,也不是居士,但是或多或少的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不是有句话叫佛祖心中留吗。佛家的与人为善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处事做人的一些准则。
http://s7/mw690/006PhEopzy7fdfBbuN836&690
深秋的周日清晨,热爱摄影户外的我们一行早早从长安出发,乘坐小中巴来到大峪口,农家的树上墙上高高的挂着玉米,向我们展示着丰收的景象。远眺峪口,一个大坝及大峪水库几个鲜红的大字在我们眼前展现。(如前图封面)
http://s5/mw690/006PhEopzy7fdfBzxVq84&690
于是,今天的登山就从这里开始,我们背着20多斤重的背包,开始用脚丈量这峪口到大山里的距离。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大坝,秋天里水库的水很清透,远方的嘉午台以及崇山峻岭倒映在水中,逐波荡漾,给我们沿途无限风光。
http://s14/mw690/006PhEopzy7fdfC7lCtad&690
大山里象征性的植物——茅草随风摇曳,给这个深秋另样的景色。
http://s12/mw690/006PhEopzy7fdfCUCNB1b&690
http://s15/mw690/006PhEopzy7fdfDprbMce&690
沿途远山如岱,层岚叠嶂。蓝天白云,红绿相间。这对在城市喧嚣中住久的我们无疑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格外的清新和悦目。
http://s14/mw690/006PhEopzy7fdfE11139d&690
http://s10/mw690/006PhEopzy7fdfEITvX99&690
好在这些对我们爱好登山的驴来说,虽说艰难,但还是勇往直前。在我们登山过程中,不时的听到念经的声音,但当你寻声看去,却不见踪影。据常来这里的驴友介绍,这就是终南山的奥妙,据说这里有数百名隐士,有时满山都是念经声音,但是你不会看见人(或许这就是隐士)。http://s2/mw690/006PhEopzy7fdfRp2dHc1&690
我们来到一个茅棚,和一位东北的隐士或者修士聊了几句,据她说,她是大连的,来秦岭山已有十多年了。有东北的户外爱好者或者修士给她放了些食品,我们也在这里加了些水,继续前行,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茅棚。
http://s7/mw690/006PhEopzy7fdfFYbBQe6&690
在城市里树叶还是一片绿色,但大山里已经层林尽染,满山的红叶,可谓漫山红遍。
http://s13/mw690/006PhEopzy7fdfGrxtq4c&690
茅棚隐逸在红绿相间的层山峻岭中,真是无限风光。
http://s14/mw690/006PhEopzy7fdfH1NtX8d&690
怪不得人们喜欢红色。行走在山道上,包揽这漫山红叶,倾听潺潺流水,仰望蓝天白云,真的好惬意。
http://s2/mw690/006PhEopzy7fdfHPl6hd1&690
经过一阵登高,我们来到一个瀑布旁,虽然是秋日里,瀑布水很小,但在这里感受一下大山里的山水,还是别有一番风趣的。http://s16/mw690/006PhEopzy7fdfFiLtdaf&690
在这里我遇到一位体育教练和她的朋友,据说她已经快六十岁了,我听说后感觉自己就是未老先衰。她不但容颜不像六十岁人,就连脚力都像年轻人。http://s8/mw690/006PhEopzy7fdfZOOp1f7&690
我们结伴而行,一路登高望远,路上我们相互帮助,倚仗的拐杖成了我们的桥梁,一路攀登而行。http://s15/mw690/006PhEopzy7fdfJW9xY3e&690
在这风景如画的季节,我们畅谈自己的工作,畅谈登山的乐趣,也是不亦乐乎。
http://s10/mw690/006PhEopzy7fdfItbTj49&690
http://s6/mw690/006PhEopzy7fdfJb6W985&690
我们不时的相互拍照,记录这美好的时刻,记下这美好的记忆。http://s8/mw690/006PhEopzy7fdfWTopx57&690
登山的时间过得真快,和我一起同行的早已经把我甩到最后,他们要从狮子茅棚穿越到嘉午台,我经常是拖油瓶,脚力不够,没办法,下午还要赶最后一班长安到大峪的班车。
http://s10/mw690/006PhEopzy7fdfMg1UR29&690
于是,我和临时的朋友匆匆饱览满山红叶后匆忙下山。虽然没有走到最后的一个茅棚——狮子茅棚,虽然知道最美的风景在顶峰,但看了沿途景色,探寻了好多个茅棚,对于我来说,足矣。或许留有遗憾的记忆是最美的记忆,开始下山。
http://s12/mw690/006PhEopzy7fdfMSagz5b&690
上山时只顾埋头登山,也没有好好欣赏山的绝壁,下山时好好补下来时的功课,不经意间仰头翘望,原来景色如此美。
http://s12/mw690/006PhEopzy7fdfNrWLF8b&690
我真的很惊悸或许是山崖上的石缝里生长的树木,在悬崖峭壁上不知那一树树的树木是如何生长?或许这就是越是艰难的地方,只要坚持,就能生存。
http://s5/mw690/006PhEopzy7fdfPbVgEa4&690
由于我们是第一批下山的,沿路非常宁静,崇山峻岭中除掉溪水汩汩之声,就是偶尔飘逸出的念经之声以及傲立枝头的雀声,分外静谧。
http://s9/mw690/006PhEopzy7fdfSq8D608&690
下山路上,我一直被蓝眼睛白皮肤的美国汉学家《空谷幽兰》这本书萦绕,隐士,深山,茅蓬,信仰这四个词汇,便足以让我的思绪飞到了古城之外的终南山......不能不惊讶于比尔.波特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感悟。如果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是不可能有一种内在的动力,驱使他在80年代初期,国门刚打开之际,就来到秦岭腹地的深山,寻找中国可能存在的最后隐士。
http://s13/mw690/006PhEopzy7fdfUXunWcc&690
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与我同行的体育老师说,老师,到了,大峪水库。好在与我早上一起来的同伴还没有到达,在这里我用自己不太专业的技术再拍拍大峪峪口的景色,拍摄中结束这次大峪探寻狮子茅棚之旅,放松心情,开始准备下一周的工作。
http://s2/mw690/006PhEopzy7fdg2IG2Jd1&690
有些记忆虽发生在昨天,但无论光阴如何流转,都无法冲刷那些快乐,再遥远的路途,都因为这些细碎的情意而变得温暖。漫长的光阴,总有一次牵手,既便无法抵达,也会芬芳所有的流年,时光的剪影里,多少深情,都会安静成内心的素白。
http://s12/mw690/006PhEopzy7fdg4o95hab&690
http://s15/mw690/006PhEopzy7fdg9qeWace&690
http://s4/mw690/006PhEopzy7fdgcuS4P93&690
http://s5/mw690/006PhEopzy7fdgeEf9qe4&690
http://s5/mw690/006PhEopzy7fdgg64EQ84&690
http://s10/mw690/006PhEopzy7fdgjEHepd9&690
感谢同行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