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参与评优课教师的脑海中都会有那么一些画面,在时间里定格,久久难忘。
5月28日上午十一点五十分,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声,我的评优课也落下了帷幕。随之而来的有轻松,有感谢,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历时一月有余的准备,前后近10稿的修改(如图),一次次的设计,一遍遍构思、回过头来又将经历一次次的推翻,一遍遍的重头再来,反反复复,在这个似乎陷入无限死循环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设计永远都存在缺陷,永远达不到最好。终于在这高强度的负荷下,负面情绪不断累加,我已记不清锤过自己多少次,偷偷哭过多少回。可是哭又有什么用呢?想要止住脆弱的泪腺,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青年,本就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期!

于是,我继续踏上了构思之旅,说好的坚持就要永不言弃。可是,我得到了什么呢?
我聆听到多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送来的妙招,观察到了学生在每个活动环节最细枝末节的动态表现,见识了侧向助跑跳高最真实的样子。这一路虽道路坎坷,布满荆棘,但我仍勇敢坚毅地走了下来,在困难面前收获了成长。
在评优课结束的一天时间里,细细回想自己的教学设计。首先从场地器材(如图)说起,第一次经历43人的大班教学,之前的场地布置必然需要调整。于是,我在勘察场地后决定采用以方形进行摆放,不仅方便学生观察,而且便于之后其他环节的设计。在器材方面,我选用自制皮筋代替传统的跳高杆,一方面可减轻学生对跳高项目的恐惧,另一方面通过对皮筋的精心设计,帮助学生区分起跳区域,方便学生进行练习。

其次来看我的设计,主要谈谈本课的基本部分。承接准备部分的跳皮筋游戏引出本课所学完整技术动作及名称,后带领学生原地前低后高筋练习、上一步第一高度平筋练习、上几步前高后低筋练习、自然助跑第二高度平筋练习到教师进行口诀讲解并示范第三高度平筋练习,学生模仿练习再到学生分层进行高度挑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利用语言及多种手段让学生自评、互评
和师评,鼓励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再次说说我的准备。我坚信,每一堂评优课的背后必然会付出无数的心血。小到勘察上课场地,大到设计教学内容,细到构思每一个环节、设想每一种状况、组织每一句语言。我的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步(如图):1.勾画场地器材布置图;2.罗列上课所需物品清单;3.构思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及组织;4.选用课堂所需练习音乐;5.书写课前沟通语言及课堂串词;6.脑海中重复完整演练课堂组织;按照以上六步构思我的每一堂体育教学课,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挖掘理解教材内容。

最后,想就我这节课谈谈几点反思:1.热身操环节应多几分从容,注意韵律和节奏的把控;2.教师认真练习示范动作,专业素质有待提升;3.口语化表达较多,部分语句碎片化,还需要更加精简;4.灵活应对突发情况,提前想好解决方案;5.适当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练习兴趣;6.游戏环节应继续利用大垫子和皮筋进行练习,如可选择将垫子用皮筋抬起后进行搬运,或利用皮筋的移动引导学生进行仰卧起坐或者模仿时钟转动游戏,不仅可以延续一物多用,而且无形中收拾整理场地器材;7.提前考虑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
都说“汗水浸过的身躯最坚毅,泪水泡过的笑容才最甜蜜。”不久后,我,又要继续出发,用力挖掘美丽,用心记录这最好年华,正如我的教育理想一直在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