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PPIE!有窦靖童、袁姗姗、碧昂斯的青睐,那么其他独立设计师过的如何?

标签:
女装服装业设计师明星 |
半年前,锌财经采访Melon时,她和她的品牌,还没有迈入第四个年头;半年后,再见Melon,她和她的YOUPPIE!已经迈过收支平衡的生死线,甚至推出了子品牌。
“这半年来订货的人越来越多了。”Melon告诉锌财经潘越飞,7月1号,YOUPPIE!四岁了。
YOUPPIE!的独特的个性,不仅得到了窦靖童、angelababy、唐艺昕、古力娜扎、袁姗姗等国内当红明星的认可,甚至还受到了世界流行天后碧昂斯的青睐。
这似乎是独立设计师们最好的时代,但果真如此,Melon这样的创二代不至于过的如此辛苦。
明星都爱穿的YOUPPIE!
“窦靖童,她试穿了我的衣服之后说很喜欢,我就直接送她了。”Melon说道,甚至,最近她和《中国有嘻哈》也有不少的合作。明星借穿,是无数品牌梦寐以求的宣传和广告,但对Melon来说却轻而易举。
Melon中文名徐佳锦,是浙江省农业领域龙头企业掌舵人的女儿,初三留学英国,曾GAP一年,分别在YEAR ZERO, BORA AKSU,VIKTOR&ROLF实习, 回国期间在北京的Lucia Studio实习工作。
这些经历在几年后,对她创立自己的品牌产生了推动作用。
中国设计师创立品牌的风潮,从2005年前后显露头角,并在2010年达到第一个小高峰。2013年的上海时装周出现的QIUHAO(邱昊),SANKUANZ(上官喆)等都属于这个时期。
首份“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生态报告”,收录651位时尚独立设计师,其中28%有海外工作经历,41%有国内工作经历,两者兼有的占9%。国内超过150万服装设计师,独立设计师的占比不足万分之五。
事实上,虽然和商业品牌有着明显的区别,但独立设计师和设计师品牌两者的界限却有一些模糊。
“国外没有独立设计师这样的概念,进什么样的买手店、和什么样的Showroom合作、参与或举办什么样的订货会、是否走秀都只是设计师自己的选择。”Melon认为,她的理解中,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品牌理念不同。
比如YOUPPIE!团队不仅专注于产品设计和推广,还注重自营销售渠道的开拓,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而很多的独立设计师则更多注重产品设计、开发以及推广,主要的销售渠道依赖于showroom。
财务独立、自负盈亏的独立设计师,可能更能够承载设计师品牌这样的概念。
Melon和YOUPPIE!是设计师品牌的缩影,也是这个时代中特立独行的一类。
表面光鲜,背后无奈
“之前,独立设计师和设计师品牌的起点非常高,大型买手店、Showroom都有很高的门槛。”MARYME品牌创始人方拓说告诉锌财经潘越飞,电商、自媒体和供应链的发展,让这个行业的门槛降低了。
可事实上,每年数以万计的设计师品牌在中国诞生,只有不到1%的品牌能够活下来,并继续经营着。
某海淘男装平台负责人告诉锌财经,设计师品牌的最大的困境是风格偏小众缺乏流量,而走代理渠道就无法控制成本。
“我们很苦逼的好嘛!”Melon到我们约定的咖啡馆,已经是晚上9点,她刚从代加工厂赶回来,为了和我们见面还在车上换了件干净的体恤,因为之前的衣服很脏完全不能见人。
虽然生产不需要直接负责,但还是要不停地和工厂沟通,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不少朋友没能坚持下来,有的去大品牌做设计总监,有的开了买手店,有的甚至转行开了咖啡店、花艺店之类。”Melon讲这句时,有点感伤。
但话锋一转,又变得活泼起来,“有时候觉得自己像在和工厂斗智斗勇。”通常YOUPPIE!有人负责跟单,但是忙起来的时候,Melon自己也整周整周地泡在工厂。
更让Melon困扰的,是找到真正合适的工厂。设计师品牌在细节和材质上的处理,比流通性品牌要复杂,比如刺绣、印花、镶嵌等,单个工厂在工艺和规模上,很难同时达到这两项要求。
Melon认为,“在处理供应链的问题上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工厂需要不断更新、替换和提升,以便适应不断增长的订单量”。
目前YOUPPIE!单款衣服的首单制作量已超过千件,因此对于工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那些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工厂自然无法继续合作。
“设计师品牌是很难坚持的,前期的开发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量少的时候加工费更是会陡增。”Melon说道,在创立YOUPPIE!之前,她曾在上海某个品牌担任了两年半设计总监,一切的酸甜苦辣她都经历过。
“有些品牌花钱进连卡佛,但最后销售非常一般。可见现在的消费者是非常挑剔的,很有自己的品味,即使你选对了销售渠道,但如果产品不好,还是不能被市场所认可。”Melon讲到。
实体店则是更艰难的一条路。“对于一般设计师来说,没有知名度是无法进驻好的购物中心的,这还不仅是资金的问题。如果没有好的购物中心背书,很难在购物中心中盈利,更不要谈开店的数量了。”某集成买手店华东地区负责任告诉锌财经。“现在,设计师单打独斗很难啦。”
从温室到战场
“这是我们家的设计师款。”这句进门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服饰店导购熟练运用,设计师品牌似乎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位于神坛。
是设计师太多了吗?未必。
叶眼观潮作者Bedi Ye(叶琪峥)的观点:许多设计师品牌的操作还处于手工作坊的阶段,管理尚不及小服装厂来的有效率。
“管理和市场化,是设计师必须迈出的一步。”Melon说道,她品牌设立之初,就已经有明确的营销思路。“Showroom和时装周都是计划之内,买手店、品牌官网、订货会也都有在做,但是传统的走秀形势和明星代言暂时不考虑。”
产品和供应链才是关键
通常一次走秀至少20万,而明星代言更是在有钱的基础上还要“看脸”。但这些都不在Melon最初创立品牌时的考虑范围之内,产品和供应链才是她的认为最重要的。
设计师品牌的订单量一直不高,一旦有了大量的库存对于品牌的压力,是超乎想象的。
但是代工厂不这么考虑问题。
“代加工一般要200件以上才能做,自己有工厂和工人的话(品牌)会轻松一点。但一般品牌的工厂不会接外面的订单,自己的家的订单都来不及做。”MARYME品牌创始人方拓说。
不能批量生产,成本也就水涨船高。
国际一线品牌的倍率一般在10,设计师品牌的生死线大概是7。低于这个数字,小品牌大多会亏;高于这个数,市场又不会买单。以呢子大衣为例,一线大牌约12000,设计师品牌在8000-10000之间,而YOUPPIE!在2000元左右。
“YOUPPIE!现在的定价略低于市场上大多数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主要是为了让时尚更容易的走进大众的生活,建立大众与设计师品牌之间更多的连接。”
Melon对数据非常看重,在闲暇时,经常查阅订单数据,想看看到底是谁在买自己家的衣服。让她惊讶的是,客户并没有固定的画像,有公务员,有学生,有白领,甚至军区人员。
她喜欢尝试些新的思路,特别在品牌的运营和推广中。
王守英是南流泉村里特立独行的女孩,“缺货”、“神经病”是村民们提到王守英时最常用的字眼。她写过言情小说,凄惨而无卖点;在微博上注册过帐号“王守英是仙女”,频繁发布身披麻袋,头顶竹篮的照片,被人直呼是“丑人多作怪”。
Melon看到她身上的闪光点,于是YOUPPIE!联系了王守英,根据她设计的娃娃制作了衣服,还为她拍了名为《you don’t really know me》的形象大片。
当然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不适应就会被淘汰
森马推出了巴拉巴拉童装,直面早期种子用户的子女;美特斯邦威进行了品牌大调整,拥有了5大子品牌和相应风格,街头潮趣MTEE就是其中的代表。
商业品牌正在适应这个时代,设计师品牌也不例外。
“例如LV也开始与潮流品牌Supreme联名跨界合作,在设计中植入一些新的元素使品牌变得年轻有趣,以适应市场的需要。”Melon在采访中提到。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曾在采访说告诉锌财经,如今的消费者很难被迎合,品牌需要在认知层面,审美层面,与用户的调性相互契合,相互匹配。
“比如3年前,国内流行的可能是去年国外流行的,而到了今年,国内和国外在流行上差的已经不多了。”Melon说,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完全不同了,他们想要的也完全不同了。
Melon的好友N小姐,是某明星自创服饰品牌的设计总监。他们两个时常一起巡店,问一问店内的销售,比如什么颜色和版型卖的裤子最好,客户有什么反馈意见之类。
“早年女装满足的是当时那一代人的需求,“好看”、“不复杂”是他们的关注的重点。但是现在人的满足点不止于此。他们希望他们的穿着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Melon这样分析。
而除了亲身找到消费者的需求和潮流趋势的变化外,别无他法。
YOUPPIE!,是法语里的一个惊叹的象声词。“我希望顾客打开我的衣服时能有“哇,好特别,好棒”的这种惊喜感。”这是Melon对于品牌的定位和想。
“Stay with
me”是她选的品牌Slogan,于她而言有两层意思,一是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够成为时尚风向标,二是坚持自我,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做一个有趣乐观的人。
也许对设计师而言,掌握生意的关键,这才算是最好的时代。
—End—
文∣二楞
编辑∣强强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