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14.7
(2022-05-15 06:48:18)
标签:
365教育历史情感杂谈 |
分类: 论语新解 |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周明新愚解:
1. 爱之:这个之对于孔子来说就是知识。
2. 劳:付出。
3. 忠焉:这个忠的对象对于孔子来说就是教育事业。
4. 诲:施教。
整篇解释:孔子说:“爱它,能不去为它付出吗?忠于它,能不去努力施教吗?”
补充说明:
1. 此章,或为孔子对自己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注释。
2. 或许有弟子问他,为什么会发愤忘食,学尔不厌呢?
孔子说:因为自己爱好知识,对学习有兴趣,所以才会发愤忘食,学尔不厌。孔子在此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和孔子说的:“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意思相通。
3.
对于为什么会“诲人不倦”的回答,孔子认为“诲人不倦”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是“忠”的体现,因为自己忠诚于教育事业,所以才会诲人不倦。孔子在此强调了“忠”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根本保障。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钱穆先生解释:
先生說:“愛他,能勿教他勤勞嗎?忠於他,能勿把正道來規誨他嗎?”
前一篇:论语《宪问篇》14.6
后一篇:论语《宪问篇》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