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宪问篇》14.3

(2022-05-13 14:07:43)
标签:

365

教育

历史

情感

杂谈

分类: 论语新解
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周明新愚解:

1. 危言危行:《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此处的危指屋脊,屋脊有高峻,端正的意思,所以此处的危言危行当正言正行讲。《史记·管晏列传》记载:宴婴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解释:宴婴在朝廷上,如果国君谈及到了,他就以正道告之,如果君主没谈及到,他就自行以正道行之。国君的命令要是有道,他就顺从命令,国君的命令要是无道,他就掂量着执行。

2. 孙:同逊、巽;顺从。

整篇解释:

孔子说:“邦国有道,要正言正行;邦国无道,仍要正行,但要言顺。”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教导弟子如何应对邦国有道和无道的两种情况。

2. 孔子要求弟子不管邦国是有道还是无道,自己都要以正道而行,如果正道不可行,就可以藏而不用,以待时机。这体现了孔子的“恒其德”思想。

3. 孔子要求弟子在邦国有道时正言,在无道时言顺。因为邦国无道,自己正言势必会造成自己和上层的对立,必然会遭到打击,所以孔子要求弟子言顺,言顺不是听命,而是不指正,不批评,是把自己的思想藏起来。这和孔子曾说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思想一致。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钱穆先生解释:

先生說:“國家有道,便正言正行。國家無道,仍必正行,但言辭當從謙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