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篇》13.26
(2022-05-11 23:05:47)
标签:
365教育历史情感杂谈 |
分类: 论语新解 |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周明新愚解:
1.
泰:《周易》中有泰卦,泰卦指春天的时节。小篆泰字的泰上面是大,中间是两只手,下面是水,表示春天的雨水滋养万物长大。此处引申为惠民。
2.
泰而不骄:孔子自己就解释过泰尔不骄的意思,孔子在后章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在上位做到惠民后,还要做到不欺寡,不欺小,不慢待就是泰而无骄了。
整篇解释:孔子说:“君子能惠民而不骄矜,小人骄矜而不能惠民。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通过对比君子和小人在为政时对待民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教导弟子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为政态度。
2.
孔子认为惠民是为政者应有的责任,不应该对此而产生骄矜的心理。孔子把骄矜又不能惠民的为政者称为小人,以此来告诫弟子不要犯此类错误。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钱穆先生解释:
先生說:“君子舒泰,但不驕矜。小人驕矜,但不舒泰。”
前一篇:论语《子路篇》13.25
后一篇:论语《子路篇》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