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路篇》13.18

(2022-05-08 18:26:52)
标签:

365

教育

历史

情感

杂谈

分类: 论语新解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周明新愚解:

1. 叶公:沈诸梁,姬姓,沈氏,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被楚王封在叶地,故为叶公。

整篇解释:

叶公对孔子说:“我们这里有个直行的人,他的父亲偷羊,而这个儿子就去揭发他。”孔子说:“我们那里的直行和你们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行就在其中了。”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和叶公的对话表面上看好像是品行的问题,本质上却是法治与德治的管理思想之辩的问题。

2. 从叶公的话中,可以看出叶公是赞成法治的。法治一切都是要以尊重事实本身为前提,一切都要以维护法律法规为出发点。而这个儿子揭发父亲的目的或是想撇开关系不受牵连,或是希望通过刑罚的手段来帮助其父改正错误,而这个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法治的管理思想。

3. 对此,孔子却持有不同的见解,孔子认为一切都要以遵重人性为前提,一切都要以维护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出发点。孔子的逻辑是:第一,作为儿子,就应该要把自己看成是家庭的一份子,而父亲是一家之主,所以儿子就要始终维护父亲和家庭的利益,因为没有父亲和家庭就没有自己,即使父亲做了违法的事情,儿子也应该把这件事扛起来,去想方设法保护好父亲和维护好家庭的利益,而不是去出卖父亲和牺牲家庭的利益来保全自己,所以这种揭发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背叛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而孔子的父子相互隐瞒体现的是一种对家庭的忠诚和责任,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德治的管理思想。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钱穆先生解释: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們這裏有一個能行直道的人,他父親盜竊人羊,他出來證明了。”孔子說:“我們的直道和此相異。父親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直道便在其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