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乡党篇》10.6

(2022-04-10 20:30:47)
标签:

365

教育

历史

情感

杂谈

分类: 论语新解
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周明新愚解:

1. 绀緅:布料染有杂色。绀表示含的意思;緅表示布料染色不彻底,呈现出一半底色,一半染色。古代染色,下染缸三次,多见本色,少见染色为纁,下染缸5次,本色染色各见半为緅,下染缸7次,只见染色,不见本色为缁。《周礼·冬官考工记·筑氏/玉人》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2. 亵:贴身内衣。

3. 袗:单穿。

4. 絺绤:葛布。葛布组织稀疏,透气好,但容易透视身体。

5. 表:加穿外衣。

6. 缁衣:黑色衣服。

7. 羔裘:白色羊羔毛皮。

8. 素衣:纯色衣服。

9. 麑裘:斑点的小鹿毛皮。

10. 狐裘:黄色的狐狸毛皮。

11. 亵裘长:袖子的毛皮镶边宽一点。亵应为褎的误抄。褎, 指袖子。

12. 短右袂:袂,指古代衣服的交领。古代服装是偏襟的,左边前衣襟盖住右边前衣襟,所以右边露出的交领就短。

13. 寝衣:被子。

14. 以居:用来睡觉。

15. 帷裳:围腰和裤子。

16. 杀之:扎起来。

17. 玄冠:官帽。

18. 吉月:选取每月吉利的几个日子,规定为上朝日。

整篇解释:

君子不用染有杂色的面料来作衣饰,红紫色不用作贴身内衣,盛夏,单穿葛布衣衫,外出时一定要再加一件外衣。黑色衣服要镶白色羊羔毛皮的边,纯色的衣服要镶斑点小鹿毛皮的边,黄色的衣服要镶黄色的狐狸毛皮的边,袖子镶的毛皮边要宽一点,右前衣襟要压在左前衣襟下面。一定要备有睡觉铺盖的被子,被子长度有一人半长,厚度和狐貉毛皮差不多就行了,用来睡觉。出了丧期,就可以佩戴各种饰品,除了能盖住裤子的长袍以外,穿其他的衣服都要在腰间扎一根腰带。吊丧的时候不穿着毛皮衣服,也不戴官帽。在规定的每月上朝的吉日,一定穿着朝服上朝。

补充说明:

此章描述了孔子穿衣的原则。从中可以反映出孔子处处用心,考虑周全的品质。

第一, 不穿染有杂色面料的服饰,因为杂色面料给人一种低劣,不庄重的感觉。

第二, 红紫色不作为内衣,第一,因为红紫色刺激视觉,容易造成人在休息和睡觉的时候情绪不宁。第二,在正式的场合,如果露出红紫色的内衣,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滑稽的感觉。

第三, 对于服装颜色的搭配,黑色搭配点白色,纯色搭配点杂色,黄色搭配黄色(黄色属中色),袖裘长(袖子较窄小,故加宽点镶边,使适中),都体现了孔子中和的思想。

第四, 短右袂的做法,体现了重左轻右的思想,因为左代表文,右代表武,所以短右袂体现了孔子尊文抑武的思想。

第五, 服丧期间,不佩戴饰品。因为服丧期间心情是悲伤的,而佩戴饰品是心情喜悦的,这就与服丧的情绪相冲突。所以孔子在此保持了思行一致,恪守礼节的思想。

第六, 羔裘玄冠不以吊。因为有丧事的人家的心情是悲痛的,而穿着华美高贵去参加丧礼,这种服饰与丧事的氛围就不吻合,也会造成让对方觉得你是来庆祝他家丧事似的的误会。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钱穆先生解释:

君子不把玄色纁色來作衣領與袖之邊。不把紅色紫色做日常私居之服。當暑天時,在室內穿葛單衣,但出外必加上衣。黑衣內用羔羊皮的裘,素衣用小鹿皮裘,黃衣用狐裘。在家私居時所穿之裘,較出門所穿者稍長,又把右袂裁短些。夜睡必有寢衣,其長過身一半,下及兩膝。冬天把狐貉皮來做坐褥。除去在喪事中,大帶上沒有不佩一切備用的玉器的。除非朝祭用正幅的帷裳,其餘所穿裳,總是開剪斜幅縫製的。弔喪不穿黑羔裘,不戴玄色冠。每年正月歲首,必穿]着朝服上朝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