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录取通知书”助力未录取考生健康成才

(2025-07-30 14:56:33)
标签:

教育

时评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虽然未能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却意外收到了该校寄来的一份“未录取通知书”,内含一封徐扬生校长的亲笔信和一个印有该校校徽的精美小礼物(见7月28日极目新闻)。
        确实,相较于不发“未录取通知书”的做法,如此发送“未录取通知书”的做法,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深感意外。难怪有网友感慨:“这比录取通知书还让人印象深刻!感受到了校长的温暖。”
        尽管不能把不发“未录取通知书”的做法,确定为是对未录取考生的不尊重,却一定可以把如此发“未录取通知书”的做法,确定为出于尊重未录取考生的考量。其实,“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考生,报考你大学,是出于尊重你大学的考量,作为“礼尚往来”,理应得到你大学的尊重,无论是否被你大学录取。据悉,给未录取考生发送“未录取通知书”,是对未录取考生报考本校的一份感谢。然而,这样的“感谢”,也是对未录取考生的一种尊重。
        难能可贵的是,“未录取通知书”,不仅尊重未录取考生,而且还鼓励未录取考生,鼓励未录取考生未来好好发展。的确,未录取考生,难免存在惶恐、内疚、不安,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的心态。此时此刻,正需要相关大学的鼓励。“未录取通知书”对未录取考生的鼓励,对考生而言,恰如“大旱逢甘霖”。这样的鼓励,必将激发未录取考生的潜能,提升未录取考生的自信心,助力未录取考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考出理想“答卷”。
       说到底,“未录取通知书”尊重未录取考生,鼓励未录取考生,是对未录取考生一种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对未录取考生的健康成才必将大有裨益。
      虽然不能说,我们其他大学都要仿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做法,给未录取考生发送“未录取通知书”,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关怀未录取考生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其他大学举一反三地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