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海曙区水利局对新布设在三市立交下穿、兴宁桥西涵洞等8处易积水区域的内涝监测预警系统进行测试,保证系统在台风影响期间正常工作(见7月26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若按照老黄历办事,依靠传统人工巡查,尽管巡查人员努力工作,也难免存在时效性滞缓和准确性偏差之虞,给市民群众出行带来负面影响。遑论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现在好了,依靠光电监测,实现24小时全天候响应,不仅为防汛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大幅提升监测时效性的及时率和准确性的精确率,给市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切实的保障,从而使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
易积水点实现自动预警,给人启迪,至少有三:第一、为了提升监测时效性的及时率和准确性的精确率,防汛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假如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难能给市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切实的保障;第二、为了给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防汛工作不妨大胆创新。假如沿袭老规矩、老办法办事,不敢越雷池半步,就难能打开防汛工作的新局面;第三、为了给市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切实的保障,防汛工作务必“凡人小事记心间”。假如只求“政绩第一”,而不追求“凡人小事”利益,就难能确保市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失或降低损失。
说穿了,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凡人小事记心间”,就是“以人为本”。易积水点实现自动预警,表面上看,是提高防汛工作质量的具体表现,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精神”的生动写照。台风无情人有情。台风期间,保障市民群众安全出行,不只是水利部门和交警部门的事情,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及所有企事业单位都有责任。如果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在台风期间,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凡人小事记心间”地做好防台抗台工作,那么,把台风给我们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大有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