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高考生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对很多家长来说,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这不,已经有家长在不同场合抛出问题:上大学后,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见7月25日宁波晚报)?
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给少了,孩子不够用,给多了,家庭负担吃不消。的确,这是一个值得家长三思而后行的问题。记者在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几所大学里,做了一次小范围调查,发现每月生活费1500元-2500元的居多。那么,是不是说给孩子每月生活费1500元-2500元,就合适呢?也未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具体该给多少合适,要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在我看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并非重要,重要的是要借此契机,培育孩子建树以下三种观念:
第一、勤俭节约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能使个人事业成功,而奢侈会使个人事业败落。然而,有些孩子不知道个人成就和败落的关键因素是勤俭奋发。所以,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勤俭奋发的重要性,以便助力孩子取得辉煌的学业成果。为此,家长应引导孩子节省每一个铜板,决不能胡乱花钱。
第二、感恩父母观。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总是对子女无私奉献。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和幸福,总是不惜耗尽自己的心力。这应该唤起子女对父母深厚情感的理解与感激。然而,有些孩子对父母的无私奉献,并不怀有感恩之心,觉得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命运都不会太差。所以,家长应该借此契机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以便遭遇不会太差的命运、
第三、科学理财观。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一个人如果不主动对财务进行管理和投资,就无法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这也表明,对财务进行管理和投资,对孩子生活费的保值(增值)至关重要。然而,有些孩子不仅不“理财”,而且还充当“月光族”。显然,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才。所以,家长应该借此契机,指教孩子如何理财。家长至少应要求孩子每天记账,并合理掌控和规划每月的生活费。
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是一门学问,不仅要懂得算术,更要懂得辩证法和教育学。糊涂的家长给孩子生活费,给出来的是滞缓孩子健康成长的“阻力器”;理智的家长,给孩子生活费,给出来的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助力器”。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家长要三思而后行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