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大半辈子有难以忘怀的事情,那就是:立秋吃西瓜。
60多年前——小时候,每当西瓜上市,我们兄妹几个就围着父亲要吃西瓜。父亲不拒绝,不答应,只是一个劲地大声说:立秋吃西瓜!立秋吃西瓜!
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会选择立秋的晚上到田间去摸瓜,她们称之为“摸秋”。可能西瓜的形状会有点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立秋吃西瓜,估计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习俗,代表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美好祝愿。
自然,父亲说“立秋吃西瓜”,不只是沿袭这一习俗,更是因为囊中羞涩。那时候,父亲收入微薄,三天两头吃西瓜,经济实力不容许,只能借口“立秋吃西瓜”。我们兄妹几个只能盼着立秋之日早早到来。待到立秋之日的傍晚时分,我们兄妹几个就呆在家门口,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眺望小巷尽头,期盼下班的父亲早早出现。我设想着父亲出现的一个个场景:夕阳西下,父亲手捧一个大大的西瓜,把一地的橙黄色踩个粉碎,一步一步地走近家来,那神色是多么地气轩昂扬;初秋的夕阳没精打采地西沉,父亲裹着一身橙黄色,左边胳肢窝一个西瓜,右边胳肢窝一个西瓜,显得十分疲惫地走近家来……“今天立秋,吃西瓜了!”当我还沉浸在虚幻的场景中,父亲已经走到家门前。我们兄妹几个雀跃而起,争先恐后地扑向父亲。然而,父亲大声而温柔地说:现在不吃,吃过晚饭吃!于是,草草地吃过晚饭,等待父亲一声令下“吃西瓜!”
吃过晚饭,夜幕徐徐降临,尚未到掌灯时分,父亲把那个大大的西瓜,放到了八仙桌上的一块砧板上,拿起菜刀,将西瓜分为六等分。给我们兄妹一人一块,他自己一块,还有一块放在一个盛满井水的脸盆里,留给下班后的母亲吃。只听得父亲颇有仪式感地大喝一声:开吃!我们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恨不得把青皮和黑子都吞下肚子。
立秋吃西瓜,是父亲兑现承诺的庄重时刻,是我们兄妹几个小时候过年般的欢快。然而,好月不常圆,好花不常开。随着我们兄妹几个长大成人,各奔东西,这“立秋吃西瓜”的欢快时光,也就不知不觉地被岁月吞没了。
这些年来,我尝过果实圆形,漂亮皮薄的红小玉;尝过果肉粉红色,肉质细嫩的华夏西瓜;尝过果肉晶黄色,肉质细嫩、甜而多汁的特小凤;尝过果肉黄色,质细无渣的早春红玉……然而,不知何故,总尝不出小时候“立秋吃西瓜”的口感。我怀念亡故十几年的父亲,更怀念小时候“立秋吃西瓜”的口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