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蓉萍的成功在于“不舍”

(2025-04-22 14:43:26)
标签:

时评

文化

       读到一则老年成才的新闻,不禁感慨万分:64岁“鼓手”阿姨,“敲”出社区幸福生活(见4月18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据报道,范蓉萍的“鼓手”之路,起步于2018年,由于她对自己高要求,加上勤于练习,很快在学员中脱颖而出;2022年,成功考取高级非洲鼓培训师资格证书;2023年,斩获全国第七届大赛总决赛金奖…… 因为打鼓这个特长,范蓉萍被社区“认定”为草根“民星”。去年,经社区推荐,范蓉萍在康馨工疗站开启了自己的非洲鼓音乐疗愈课程。面对工疗站的特殊学员,“半路出家”的她用鼓声替代语言,用节奏联结情感,自创了一套“音乐疗愈法”。去年末,范蓉萍又在社区开设了非洲鼓公益课堂,街坊邻居争相“抢”前排座位。如今在后大街社区,非洲鼓已成为一张文化新名片。看到大家因为非洲鼓聚在一起、玩在一起,她觉得自己做的事特别有价值!
       范蓉萍的成才说明,技能的获得,事业的成功,并非完全取决于年龄,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此话说得一点不假。不可否认,天赋的聪明和各方面的优越条件,是获得技能、成就事业的有利因素。但是,即便再聪明、条件再好的人,假如不付出勤奋和辛苦,也难能取得有价值的成就。相反,一些年轻时并未显露出什么聪明才智,甚至显得“很笨”的人,步入老年经过奋发努力,最终却能获得惊人的成就。范蓉萍的成功,仅是典例之一。范蓉萍的成功,再次表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范蓉萍的成功,主要在于她“不舍”。在学习技能和追求事业的征途上,每个人都应有这种“不舍”的劲头。须知,微小的量的积累,可以导致巨大的质的飞跃。老年人不必嫌自己脑子笨,学的慢,只要每天学一点,懂一点,长期坚持下去,不间断,“笨”就能转化为“灵”,“底子薄”就能转化为“底子厚”,取得显著成绩,就大有希望。反之,自暴自弃,妄自菲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可能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
     亲爱的老年朋友,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认准自己的目标,如同驽马拉车那样,“不舍”地勇往直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吧!而这,对于升华自身生命质量,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都是大有裨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