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基金会好,可以帮助别人,遇到难处时也可以找基金会求助。”1月8日,下应街道东兴社区居民郑月英早早来到居委会,向银龄互助基金会缴纳了6元会费(见1月12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有的社区存在高龄、独居老人多,残疾人多,中低收入人群多等特点,且存在重大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及需要构建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机制等问题。东兴社区就是存在这些现状的社区,为此,针对这些现状,由下应街道办事处和下应街道慈善分会牵头,东兴社区成立了银龄互助专项基金,通过社区银龄互助基金协会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据悉,当天,东兴社区居委会现场人潮涌动,居民们纷纷前来续交银龄互助协会的会费,这些会费将打入银龄互助专项基金。最终,有1349名居民加入银龄互助基金会,筹得专项基金8094元。看来,银龄互助基金会还是颇受居民欢迎的。
生活中,有的居民、家庭生活实在困难,可以接受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府救助,但有的居民、家庭接受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府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一定特殊困难,怎么办?可以得到银龄互助基金会的补充救助。有的居民、家庭不符合政府救助条件但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怎么办?可以得到银龄互助基金会的应急救助。可见,银龄互助基金会对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安全网,大有裨益。
“银龄互助基金会通过开展社区慈善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精准解决了居民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以“小基金”推动“大治理”、发挥“大作用”,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安全网,并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不消说,银龄互助基金会值得推广。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充分发挥银龄互助基金会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安全网的积极作用,还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其正常运行、健康发展。这就需要银龄互助基金会有关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尤其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从各方面堵漏洞、卡脖子,不给阻碍银龄互助基金会正常运行、健康发展的“中梗阻”留下任何可趁之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