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些手套、围脖能早点送到孩子们手中,给他们带去些许温暖。”12月12日,宁波鄞州区下应街道“手套奶奶”陈忠娥编织的230多副手套和180多条围脖被统一包装,送往5000多公里外的新疆阿克苏市第四小学(见12月16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据悉,
今年71岁的陈忠娥,2020年冬天在电视上看到山区的孩子们双手长满冻疮,很是心疼。也因此,从那时起她就暗下决心,要给山区的孩子们织点手套围脖。此后,她每年都会编织并委托社区进行捐赠。四年来,“手套奶奶”不仅心系偏远地区的儿童,还特别关爱社区的高龄老人。她捐赠的手套和围脖已温暖了近400名儿童和近百名高龄老人。
“手套奶奶”捐赠的一双双手套,给保暖衣物欠缺的偏远地区孩子和社区高龄老人送去了关爱和帮助。这些手套不仅让偏远地区孩子和社区高龄老人得到了温暖,防御了冻疮,而且还继承和弘扬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统美德,更重要的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丰富了个人生活内容,升华了个人生命质量,提高了个人生命价值,使自己过上一种愉快、健康和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退休老人,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把宝贵的时间消磨于逛马路、打扑克、海谈神聊之中,非但无益于建设社会新风貌,反而不利于提升个人生命质量和价值。自然,适当的娱乐消遣活动,调剂一下生活节奏,也是必需的,但沉湎其中,那就得不偿失了。相形之下,“手套奶奶”温暖他人康乐自己的行为,就更加难能可贵,值得其他老人群起效尤了。
时下,不少人普遍向往“健康地活着”,追求“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的生存状态。向往“健康地活着”,固然无可厚非,但如何实现“健康地活着”,却值得人们探究。“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的说法,启迪人们,人生在世,象“手套奶奶”那样多做善事,实现
“健康地活着”,就大有希望。(本文已见12月17日宁波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