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经营水产生意的宁波前湾新区庵东镇富北村人费万波找到富北村村干部,主动与村里签下20年捐赠协议书,约定每年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人送礼品。一开始村干部提议10年,但他坚持要签20年的协议,说要长长久久帮助家乡(见10月12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今年费万波一如既往前往食品城采购,亲自挑选、品尝,甚至分给身边人试吃,以确保送给老人的每样物资都健康安全。重阳节上午,宁波前湾新区庵东镇富北村的村干部忙着将费万波前一天特地送到村里的一箱箱蛋糕、年糕,上门送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反观如今社会上有的人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相形之下,费万波坚守“重阳约定”的行为,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值得推而广之了。
待人接物、处世交往中,做到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流传着不少坚守信用的故事。古时有个叫尾生的年轻人与人约会在桥下见面。他赴约而往,在桥下等好久,后来河水上涨,他坚守信用,抱桥柱等约会人,结果被上涨的河水吞没。尾生的做法,未免有点迂腐,但他坚守信用,把信用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精神,却多年来被人称道和仿效。1961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农村某地,临走时与一位老农约定“有机会一定来,我若来不了,也一定派人来看你”。后来一连数年,由于工作繁忙脱不了身,周总理就每年派人去看望这位老农。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对一位老农能如此坚守信用,这种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是何等感人至深,值得今人群起效尤啊!费万波坚守“重阳约定”,其实是继承和弘扬坚守信用传统美德的一种表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互相友爱、互相信任的关系,也因此,在待人接物、处世交往中,更应发扬光大坚守信用的传统美德,这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必需,也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需。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人交往,大家赤诚相见,信誓旦旦,才有交往的基础,反之,人们是很难正常交往的。费万波坚守“重阳约定”,可贵之处就在于奠定了与村干部的交往基础,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虽然不能说,其他事业有成的“农村人”都要象费万波那样与村干部签订“重阳约定”,但费万波这种“坚守信用”的精神十分可贵,却是广大事业有成的“农村人”应当大力学习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