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四字经》(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章干部道德指出:党员干部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这番见解,寥寥数语,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历史上的孔子十分注重道德修养。据说,孔子有“四忧”,首先忧的就是“德之不修”。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的确,孔子为了养成较高的道德修养,下了不小的功夫。他不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且还“每日三省吾身”。
孔子常忧“德之不修”,对党员干部是有启迪的。自然,这里并非主张修孔子的那种“德”,而是提倡学习他注重道德修养的精神。如今有的党员干部也有所常“忧”:常忧专业水平不够高的有之、常忧业务技术不够精的有之。但是,常忧道德不高尚的寥若晨星,对道德修养不太重视的却数不胜数。
应当说,党员干部常忧专业水平不够高,业务技术不够精,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技术,无可厚非。不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技术是难能适应实现“中国梦”的。不过,党员干部在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技术期间,切不可忽视道德修养。党员干部要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有德无才不行,有才无德也不行,无德无才更不行,必须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备。没有才,就没有实现“中国梦”的本领;没有德,则没有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和热情。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正是由于缺“德”,终身一事无成,甚至步入歧途,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诸如此类,当成为党员干部们的“前车之鉴”。
当然,今党员干部所修之“德”,是为人民服务之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这样的道德,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十分广泛。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党的二十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偏离了这些,就偏离了党员干部应有道德的根本内容。
党员干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此期间,不但是敢于担当、勇于挑战的时期,而且也是能否耐得住腐蚀,能否经得住考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道德修养如何,对党员干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有很大影响。而一个人具备高尚道德,并非一夜练成,却是长期陶冶和修养的结果。也因此,每个党员干部应当把自身的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崇高理想、有高尚道德、有精湛专业之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