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发视频反映,9月9日,海南海口汽车西站有一名乘客晕倒,周围人在救援中找到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但发现需要扫码才能使用,而且最终未能开箱成功(见9月21日工人日报)。
明明是应该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的急救设备,却被扫码“锁”住,这种姓“缓”的急救设备,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急救设备是没有灵性的,“急”与“缓“再是泾渭分明,它也是分不清的。急救设备所以姓“缓”,是因为掌管它的人,故意混淆“缓”与“急”的界限,急事缓办,为不珍爱生命的不正之风推波助澜。危害匪浅!再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早在2021年12月就印发了《关于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其中就要求AED外箱或机柜门应方便、快捷开启(不上锁、不扫码),避免错失抢救时间。看来,急救设备姓“缓”,不仅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更是藐视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规定的行为,令人发指!
急救设备就该姓“急”,他所代表的必定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而决不能是某些部门和单位的“政绩第一”。姓“缓”的急救设备安装多了,必将大大贬低急救设备的价值,毁损掌管急救设备的各级部门和单位的形象和声誉,也错失原本可以抢救过来的生命。也因此,广大群众有权要求存在姓“缓”的急救设备的地方党政领导部门,在法规上、经济上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