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陪护”病房需要“保障措施”

(2024-07-08 14:24:59)
标签:

健康

时评

       7月5日宁波日报民生版报道:目前宁波试行“无陪护”病房的共有6家医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中医院、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镇海区人民医院、宁波市精神病院,共13个病区试行。
         “无陪护”病房,值得推广!理由如下:
         其一、“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更专业。据了解,“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都具备医疗护理员资格证书,受过医院相关科室的专科照护培训。目前宁波“无陪护”病房多实行“多对多”模式,两班制,每个护理员最多分管4个病人。按要求,每30~60分钟护理员需定时巡查分管病人。相对于以往的“一对一”陪护模式,“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显然更专业。
         其二、“无陪护”病房使患者支出明显降低。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桥院区为例,原先病人的陪护费用一般为每天250元,现在每天收取费用130元,如果一天只需陪护12小时则每天收取100元。在宁波市中医院,护理费用同样缩减了很多。相对于以往的“一对一”陪护模式,“无陪护”病房中的患者支出显然下降。
        其三、“无陪护”病房中陪护环境更优越。“无陪护”病房还能减少人员流动,有效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并能使病区的环境更安静、舒适,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且使医护人员少受干扰,能更专注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相对于以往的“一对一”陪护模式,“无陪护”病房中陪护环境显然更优越。
        综上所述,对于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而言,“无陪护”病房有百利而无一害,理应得到推广。遗憾的是,由于传统习惯所致,更多的患者家属仍坚持由家人来陪护生病的亲人;由于费用问题不“吸睛”,更多的患者家属仍坚持雇用“一对一”陪护;由于第三方陪护公司面临亏损的风险,第三方陪护公司积极性不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皆导致“无陪护”病房叫好不叫座。不过,把导致“无陪护”病房叫好不叫座的三个原因归纳起来,却发现只有一个原因,即: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支持。
       由此想到,福建省卫健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医保局联合印发的《福建省“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方案》,其中“保障措施”一条明文规定:.加强组织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卫健部门加强对试点医院服务监管,指导开展创建工作;会同人社部门开展全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医保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无陪护”收费政策,并做好与现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相衔接。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医院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的财政投入,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对试点阶段所属医院开展“无陪护”所需的设施设备改造、提升给予必要支持;在试点结束后结合试点成效和运营成本增加情况,对所属试点医院予以一定支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宁波市也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将“无陪护”病房相关费用纳入医保,部分或全额由医保支付,给予第三方陪护公司一定的财政补贴,充分保障患者的权益并撬动陪护公司、医院的积极性,何愁不能早日推广“无陪护”病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