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邻居纠纷不妨靠宽容谦让化解

(2024-04-19 15:01:09)
标签:

时评

      4月17日宁波日报民生版披露:“感谢法院为我们解决了多年的烦恼事。”近日,宁波鄞州法院法官徐旭霞成功化解了一起持续十余年的邻里纠纷。
       据报道,邻居30多年前栽种了一棵香樟树,其中一簇枝丫以倾覆之势盖在了原告白某家的小屋屋顶上。从五年前开始,树枝与屋顶日渐合缝,如今部分瓦片已被树枝压碎,房屋安全受到威胁。这棵香樟树也成为白某的一块“心病”,于是他将邻居袁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其锯除香樟树枝。这一起持续十余年的邻居纠纷,近日被宁波鄞州法院法官徐旭霞成功化解,值得点赞。然而,《六尺巷》的典故又提醒人们:邻居纠纷不妨靠宽容谦让化解。
      《六尺巷》的典故说: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这个典故,赞颂的是中华民族谦和礼让的传统美德,弘扬的是中华民族“宽”以待人的传统文化精神,至今依然值得人们举一反三地借鉴。
      勺子免不了碰锅台。街坊邻里生活在同一个村里,或种树、或盖房、或进行其它活动,难免发生一些小矛盾。怎样处置诸如此类的纠纷呢?这里就有个做人风格问题。如果把原本可以通过“宽待”“礼让”解决的事情,非要上升为互不相让的十余年纠纷,交给法院化解,这就未免显得心地过于狭窄。有道是:让人不为低,饶人不为痴。在日常生活中, 处置类似“香樟树压屋顶”的非原则性问题,不放采取忍耐、克制、谦让、宽容的态度,而不应该针锋相对,相互抵触。何况在这一“香樟树压屋顶”事情中,被告可以“对压到原告屋顶的树枝进行修剪”?
     这里不是提倡做不坚持原则的“老好人”,而是为了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居民齐心协力创建幸福生活,有利于把有限的司法资源用到更需要用的地方去。总之,邻居纠纷不妨靠宽容谦让化解。如果说做人必须坚持原则,做人要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做人原则和道德情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