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宁波日报/民生版》报道: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宁波海曙区段塘街道新典社区为了给老年人送上更多的党建红“暖心服务”,邀请共建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师生统一设计绘制,推出了新典社区老年友好型地图。老年居民可以根据地图指示,前往不同的点位,品尝热腾腾的餐点、免费领取暖和的针织帽和手套、体验义诊项目等,感受全景式的“安居守护”。
这份“老年友好型地图”,及时给不知去哪里品尝热腾腾的餐点、免费领取暖和的针织帽和手套、体验义诊项目等,感受全景式“安居守护”的老年居民送上了关爱和帮助。“老年友好型地图”的推出,不仅仅让老年居民们顺利地感受到了全景式“安居守护”,更是让城市温度得到提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和弘扬。
由此想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地图对老年人很不友好。譬如:有的公交地图、有的公厕地图,使用字体不大,线条颜色不深,标注内容也不清晰,甚至还有“时过境迁”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轻则让老年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重则让老年人吃苦受罪。每每使用类似的“公交地图、公厕地图”,笔者总禁不住要问一声相关单位:你们既然为民做好事,绘制了公交地图、公厕地图,为什么就不能和老年人友好一些,设身处地地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友好帮助”呢?
相形之下,这份“老年友好型地图”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值得绘制公交地图、公厕地图的相关单位举一反三地借鉴了。
有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2%。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指出: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这,不啻告诫人们,形成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必须成为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议事日程。如果各个企事业单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让“老年友好型地图”层出不穷,尽力使对老年人很不友好的公交地图、公厕地图日渐减少乃至灭绝,那么,提升城市温度,继承和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就大有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