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了,一些单位和个人又要“蹭重阳节热”:上门义诊惠民服务,让患病老年人享受到家门口的医疗服务的有之;开启5G智能化门铃系统的入户工程的有之;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生活照料等多样化服务的也有之……君不闻,昔年重阳节期间有老人一周内被洗三次澡、被理三次发的奇闻笑话?
有道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应当说,这些单位和个人于重阳节期间进行诸如此类的为老服务活动,尽管存在“蹭重阳节热”之嫌,但与那些重阳节期间毫无“尊老爱老”作为的单位相比,还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上,他们的“蹭重阳节热”,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事情往往还有另一面。
我们知道,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度,而老年人却天天需要“尊老爱老”。也因此,唯有平时的为老服务活动才是最现实、最能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最能让老年人快乐幸福的。我想,如果那些推出为老服务活动的单位,把“蹭重阳节热”换成一年四季为老人服务,让老年人天天感受到“被尊爱”,岂非更善乎?
其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我们每个单位和个人从平时做起,从自己做起,从陪老人聊聊天、给老人让个道、扶老人过马路,见老人喊一声“爷爷奶奶”、为老人指点迷津做起、从不歧视老人、不虐待老人等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做起,推而广之,就会“积小流以成江河”,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总而言之,“蹭重阳节热”,无可厚非,但尊老爱老,贵在平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