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不是法外地网络安全靠大家

(2023-09-17 16:42:52)
标签:

时评

       9月17日宁波日报披露: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3年宁波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近日启动。9月15日上午,宁波公安通报了6起典型案件,再次提醒广大市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据报道,这6起典型案件是:镇海区高某某等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北仑区王某某等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鄞州区狄某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奉化区李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余姚市李某某等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象山县杜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不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都成了“网民”。老实说,绝大多数网民能够遵纪守法,自觉为创建“网络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确有少数网民无视有关法律法规,且铤而走险地触犯有关法律法规。现实生活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有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有之、非法利用信息的有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有之、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消说,每一起危害网络安全的案例,都有可能给网络环境埋下安全隐患,给社会环境滋生不和谐因素,甚至扰乱社会秩序。也因此,为了维护网络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切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惩罚。
       其实,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网民”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的同时,也必依法打击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近期宁波公安强势推进“净网2023”专项行动,以切实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网上秩序稳定,为亚运会、亚残运会召开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就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网民”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近日宁波公安通报了6起危害网络安全的典型案件,就是旨在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
      有道是: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无疑,这6起典型案件,都是每个网民的“前车之鉴”。如果我们的网民重视它,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有可能与“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一刀两断,为维护网络安全做出积极贡献,也为自身幸福做出积极努力;反之,就难免成为危害网络安全、滋生社会不和谐因素,甚至扰乱社会秩序的“元凶”,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毋庸讳言,维护网络安全,不只是公安部门的事情,每个网民都有责任,如果我们每个人网民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从各方面堵漏洞、卡脖子,不给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留下任何可趁之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网上秩序稳定,就大有希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网民自觉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