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延勤楼共富工坊”点赞

(2023-05-21 16:03:30)
标签:

时评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5月19日,在宁波海曙区段塘街道南塘社区“延勤楼共富工坊”,一场非遗竹编技艺培训正在进行中,老师是社区助残志愿者杨桂萍,学员是社区10余位智残人士(见5月21日宁波日报)。
      据报道,南塘社区“延勤楼共富工坊”,以“同心向阳”助残赋能模式,帮助残障群体灵活就业,至今已有18个年头,值得点赞。
      截至2022年,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这是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障碍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靠财政拨款资助残疾人,那固然是好。但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更为可行的办法,是象南塘社区那样创建“延勤楼共富工坊”,开启助残赋能模式,帮助残障群体灵活就业。在当今城乡,热心助残的志愿者还是大有人在的,包括社区助残志愿者、各行中的能工巧匠、优秀干部等。只要各级政府有关方面把“助残”这件大事放在心上,各地都会涌现“杨桂萍”式的热心人。给他们构建好奉献爱心的平台,他们就能在助残大业上大显身手。
      残疾人由于各种原因致残,已经是够不幸的了,我们又怎能责怪和嫌弃他们呢?有些人把残疾人看成“社会累赘”,这只是从个人的得失看问题,而忘记了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走向“共同富裕”,是每个公民对残疾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走向“共同富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责怪和嫌弃残疾人则是不近人情、不讲道德的行为。奉劝至今还在责怪和嫌弃残疾人的公民,好好地想一想,并在行动上切实改变一下自己对残疾人的态度,自觉争当“杨桂萍”。
      “共同富裕”要出人才、出速度,自然离不开更多的“杨桂萍”,离不开更多的“延勤楼共富工坊”。可以相信,只要8500万各类残疾人都能获得灵活就业的技能,“共同富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