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用公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学习过程,理解为什么求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求所用小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
.2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求两个数的公倍数问题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师板书课题)
二 小组交流,初步感知。
小组交流的要求:注意要说清楚在拼正方形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最后小组长要看看你们组内有几种方法,你们小组还有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做好全班交流的准备。
三 全班交流,深化认识。
选一个小组上台汇报,4人分好工。
1 读题
2 汇报阅读与理解 要说清楚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看有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的吗?
3 汇报拼一拼,你有什么发现。 说出怎样拼的,重点是结合图说说发现了什么。 先汇报用6个拼的,再汇报24个拼的,可以举反例证明。 要解决的问题有: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求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求2和3的公倍数。可以拼成的正方形有多少个,为什么。为什么不能拼成边长是8或9的正方形。如果学生交流不出来,教师要找合适的时机提出来让学生讨论。
4 汇报解答过程。 解答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但答句一定要写清楚写完整。
5 汇报回顾与反思 重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四 教师梳理,总结提升。
教师结合课件,与学生一起总结:这是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我们先来摆摆看,横着摆了2个,竖着摆了3个,用6个小长方形摆成了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还可以摆成边长是12分米的正方形,还可以摆成18分米的正方形,可以一直摆下去,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小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那么这道题就转化成求2和3的公倍数的问题。下面是这道题的解答过程,重要的是要把答句写完整。
五 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1、咱们可以分成6人一组,也可以分成9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而且这些学生的总人数在40人以内,可能是多少人?
2、小林、小强和小珍三名同学定期去图书馆看书,他们分别隔2天、3天、4天去一次,如果五月1日同时在图书馆相会,那么他们下一次相会的日期是几月几日?